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预防新冠
首页 > 科普 >

四肢骨折固定术后家庭康复训练不能省

2023-09-11 09:41:14 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柳围堤 4694
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柳围堤
      骨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外力造成的创伤。主要指在外力的作用下,骨或者骨组织因为暴力作用部分骨组织或者连续骨组织中断,即一般性骨折。如果机体内的骨在某些影响下已经发生病变,遭受外力时导致骨折则称之为病理性骨折。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骨折可以分为多种。分类依据是骨折端是否与外界交通时,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程度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对于骨折后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或者石膏固定等方法,使骨组织能够愈合。在骨折恢复期,尽早进行家庭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促进骨愈合,尽快恢复骨功能。
      1.骨折愈合六阶段
      骨折后在医院进行初步的手法复位治疗后,一般会给患者打上固定板、石膏等辅助患者骨愈合,避免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愈合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以及重建和改建期。其中骨愈合的有利条件包括牢靠的骨固定,有利的力学环境以及血液供应充足。在骨折愈合的六个时期,家属要遵从医嘱,帮助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创造骨愈合的有利条件,促进骨恢复。
      2.骨折预后评定
      在骨折愈合的六个时期中,如果没有进行充足的护理措施,很容易导致一些骨折并发症的出现。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2.1骨错位
      骨折期出现骨错位也称为骨畸形,一般由于畸形愈合或者正常愈合后期骨生长出现障碍所致。多是因为患者没有采取良好的固定措施,愈合期时又进行了不合理的运动或者康复训练不到位等导致骨畸形。
      2.2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愈合期由于没有服用合适的消炎药,或者恢复期患者乱动等都有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2.3功能障碍
      功能障碍属于比较严重的骨折愈合期并发症。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很容易导致正在愈合的骨组织发生粘连,对骨恢复以及患者的关节运动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长期不对功能障碍进行处理,还会导致骨软组织损伤,与骨折端粘连,导致后期患者关节运动障碍、肌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4骨缺血性坏死
      因为骨折创伤的出现,创伤很有可能会影响骨骼内部某一部分的血液循环,或者阻碍某部分的血液运输,使缺血部分产生骨缺血性坏死。
      3.骨折后家庭康复训练
      骨折时,紧急护理很重要,骨折愈合期,家庭康复训练同样重要。适当的家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改善运动协调性、促进骨折愈合。特别注意的是,骨折愈合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强度不同,要根据对应时期针对性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3.1肩部骨折
      肩部骨折需要开展早期ROM训练,如果是稳定的肩部骨折,需要在疼痛减轻后立即进行功能锻炼,不稳定的则需要钢板固定术后两周才能开始进行早期初级训练,同时要定期拍摄X片,查看治疗情况。术后8周左右进行肩部钟摆训练,之后可以通过游泳、乒乓球等运动辅助肩部运动功能恢复。
      3.2肘部和前臂骨折
      肘部和前臂出现骨折后,很容易引发ADL障碍,因此肘部和前臂的骨折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第一个阶段需要患者在家属监督下,进行轻微的抓握训练以及前臂轻微旋转摆动;第二个阶段患者可以进行绘画等运用肘部和前臂的细小作业;第三个阶段可以进行大阻力作业促进恢复。
      3.3膝关节骨折
      膝关节骨折愈合不好的话会造成关节运动障碍、走路困难等后遗症。可以在愈合后进行下肢训练,包括慢跑、骑平衡车、爬山等,进行膝关节的屈曲训练。
      3.4踝、足骨折
      踝、足骨折一般会发生脚腕肿胀等现象,除了进行骨的愈合,还要注意消除肿胀和淤血。通过足内外翻等ROM训练改善踝、足的运动灵活性,通过蹲起活动、舞蹈等进行平衡训练,防止踝、足功能障碍。
      总的来说,四肢骨折后进行固定只能保证骨头愈合期不发生畸变,想完全使骨愈合后恢复到骨折前功能,还需要患者进行充足的家庭康复训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2025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