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产后出血一定要注意!这些护理方法要牢记

2023-09-22 14:21:35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 王华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   王华
       在分娩后,一家人都在围着小婴儿转,很容易忽视了产妇,这个时期如果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很容易导致死亡。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之后,我国产妇死亡率在明显地降低,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产后出血得到了重视和控制。那么什么是产后出血呢?产后出血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产后出血是什么?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顺产24小时以内生殖道出血超过了500ml,或者是剖宫产之后失血超过1000ml。成年女性身体内总血液容量在3500⁓4000ml以内,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相当于身体内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血液,通常情况下,产后出血容易发生在胎儿娩出后的两小时之内。产后出血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症状,是导致我国产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面对产后出血,做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非常重要,这能避免绝大多数产孕妇的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比较明确,它和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同时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孕次的增加,也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升。
       1.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主要和一些因素有关,包括产妇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精神紧张、急产、产程过长、滞产、试产失败、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肌瘤、过量使用麻醉剂、镇静剂、宫缩抑制剂等。
       2.产道损伤。产道损伤包括子宫颈、阴道或者会阴的裂伤,剖宫产子宫切口出现了延伸或者裂伤、子宫破裂或者子宫体出现了外翻等情况。
       3.胎盘因素。产妇出现了胎盘植入或者胎盘滞留的情况。
       4.凝血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者严重肝脏疾病的时候,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同时如果患者有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也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对于所有的产孕妇来说,都存在着产后出血的可能,同时存在一种或者多种危险因素的产孕妇风险更高,临床与产后出血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产妇高龄、肥胖或者营养不良、怀孕次数增多、有过子宫手术史、患有子宫肌瘤或者子宫腺肌症、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胎儿异常等。
       产后出血应该怎样进行护理?
       在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后,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措施,帮助产妇尽快地止血。在初期治疗阶段往往会采用比较保守的治疗方式,例如使用宫缩剂、按压子宫止血等,如果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1.一般治疗。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确保患者呼吸通畅,查找导致产妇失血的原因。如果产妇失血比较严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输血和补液治疗。
       2.子宫收缩乏力治疗。医生会让患者使用一些增加子宫收缩力的药物,例如缩宫素,同时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通过压迫的方式让子宫止血,直到子宫能够恢复正常收缩并保持收缩状态为止。
       3.凝血功能治疗。医生可能会给产妇输注血小板以及血浆,增加身体凝血能力。
       4.手术治疗。根据产妇不同的出血原因,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那么会采取宫腔水囊压迫、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压迫缝合术等。如果是由于产道损伤导致的,则会对裂伤进行缝合,清除血肿,让子宫复位,如果子宫破裂,则应该立即进行开腹手术进行修复。如果是因为胎盘原因导致的,可以通过人工轻柔剥离胎盘组织、刮宫术、盆腔血管结扎、子宫局部楔形切除以及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止血。
       5.子宫摘除。如果在经过各种治疗方式都不能起到有效止血效果的时候,为了保障产妇的安全,需要通过子宫摘除的方式止血。
       产后出血虽然非常可怕,但也是可以做好提前预防工作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一定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尽早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对于高危产妇,一定要选择有输血条件和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分娩,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