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危害及防治知多少
2023-09-25 10:31:36 陕西西电集团医院 陈戈
陕西西电集团医院 陈戈
目前糖尿病已经发展为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且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了解其危害并掌握相应的防治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糖尿病
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由于机体胰岛功能的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导致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不能正常代谢,临床中主要是以高血糖作为特点,其典型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若不能有效控制机体血糖水平,会导致相关并发症出现,使肾脏、眼睛、足部等发生衰竭病变,且不可治愈。
2.糖尿病危害
2.1危害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危险性较高并发症,相比正常群体,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较高,有着发病年龄相对较低,且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等发生粥样硬化,并且小血管的内皮及毛细血管基膜均有所增厚,从而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出现,伴随血管扩张以及收缩存在失衡,会使血小板大量聚集于血管壁,从而导致高血压及高血脂等疾病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死亡事件的发生风险。
2.2危害肾脏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较严重并发症状,其主要表现有肾功能减退、尿蛋白增加,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威胁。此疾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因素、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物质等。若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呈现出不断增长,会使其病情发生不可逆性,最终致使肾功能衰竭。
2.3危害眼睛
机体血糖水平较高,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受到损伤,进而使视网膜组织出现缺氧、血管闭锁等状况,诱发视网膜水肿、出血、微血管瘤等严重病变。若患者病情状况较轻,其视力不断降低,若病情状况较重会发生失明。
2.4危害神经系统
神经病变作为较严重并发症状,也是导致出现死亡及残疾的根本因素。周围神经病变的出现会导致感觉异常,且伴随疼痛、过敏等,发展至后期累及运动神经,致使肌力减弱,严重者出现肌萎缩或者是瘫痪。除此之外,自主神经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对胃肠、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心血管功能均产生影响。
2.5危害血管
对周围血管所产生危害,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足涉及下段神经异常、程度不同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足部溃疡感染及深层组织的破坏,病症较轻可表现出足部的畸形、皮肤干燥以及高危足;严重者有坏疽、足部溃疡出现,因此糖尿病足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残疾、截肢的重要原因。
3.防治措施
3.1一级预防
经临床实践显示,糖尿病出现与热量摄入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等相关。因此疾病预防最佳措施可从调整膳食结构开展,尽量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同时需定期测量体重,并确保体重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若体重明显增加,需限制饮食,加强运动练习。适量运动可将多余热量消耗,可维持肌肉量,但运动练习需结合个人爱好,量力而行,且要长期坚持。除此之外,患者还需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确保睡眠充足。
3.2二级预防
定期开展血糖水平监测,尽早发现无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中老年群体需将血糖水平监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若有皮肤异常、性功能减退、多尿、视力下降、白内障等诸多症状,需立即展开血糖监测,早期明确病症,并开展相应的治疗干预。若患者确诊为糖尿病,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需从药物干预、运动指导、饮食干预等方面,控制血糖波动,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3.3三级预防
此阶段开展预防以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通过此来减少伤残以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与其他慢性疾病合并出现概率较高,严重时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因此需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合并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因糖尿病危害较大,需早期做好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开展血糖水平监测,若明确病症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轻对机体的危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