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儿童功能性便秘如何诊断与治疗

2023-09-28 09:11:03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曲梅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曲梅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患有该疾病,不但会对患儿胃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并且还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本文就围绕儿童功能性便秘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如何诊断和治疗、预防这一疾病,希望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助益。
       1.什么是儿童功能性便秘?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便秘类型,特指没有明显病因的便秘症状。它是指儿童在排便习惯形成期出现的长期或反复发作的大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少于正常范围,大便质地干燥,排便无规律等症状。功能性便秘并非由身体结构或生理异常导致,而是由肠道蠕动减弱、排便习惯不良、饮食不均衡、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这种便秘类型主要发生在3岁至10岁之间的儿童,并且在这个年龄段较为常见,孩子可能会感到排便困难、不舒服,甚至出现肚子疼痛、肛门疼痛、大便憋胀等症状。
       2.儿童功能性便秘如何诊断?
       2.1大便常规检查
       通过分析大便样本检查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其他异常。同时还可以进行大便潜血试验,检查大便中是否有出血迹象,以排除可能的出血性疾病。
       2.2血液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孩子的营养状况、排除贫血等情况。
       2.3钡灌肠
       这一方法是X线造影检查中较为常见的方式,检查过程中会从肛门插入导管,然后经导管注入稀释钡剂后再注入少量气体,使直肠、全部结肠及盲肠显影,以观察结肠分布与形态等情况。
       2.4其他检查
       除却上述检查外,还包括肛门直肠测压、结肠测压、结肠传输试验、直肠或结肠黏膜活检等。但是临床中并不建议将上述检查作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常规检查项目,只有在常规治疗无效时或者针对顽固性便秘的患儿时,方可进行相关检查以了解肛门直肠功能以及排除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症状,例如剧烈的腹痛、排便困难、肛门出血、丢失体重等,通常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评估和病史询问来进行,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需要听从医生建议。
       3.儿童功能性便秘如何治疗和预防?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医生的临床评估和病史询问来进行的,医生会询问孩子的症状、排便习惯、排便质地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病症。同时,肛门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可以用于排除其他病因。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排便困难和恢复规律的排便习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3.1饮食调整
       饮食习惯不正确或者饮食单一化等都会引发儿童功能性便秘,为预防这一现象产生,生活中要注意鼓励孩子摄入高纤维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生活中要大量饮水,增加水的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并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导致便秘加重。
       3.2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
       部分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长期憋便或者不按时上厕所也会造成便秘。因此生活中需要鼓励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厕所,尽量避免憋便。有时候,使用厕所时提供一个稳固的坐便器或便椅也会有帮助。
       3.3增加身体活动
       适当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够促使肠蠕动,对缓解便秘现象很有助益。生活中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户外玩耍、跑步、游泳等。即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
       3.4药物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轻泻剂或温肠灌肠等药物治疗方法,这些药物帮助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缓泻剂,如口服缓泻剂(包括容积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药物治疗期间需要严格依据医生医嘱进行,不能出现随意增量或者减量的现象,以保障药物效果。
       总之,在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和诊断中,每个孩子的症状和需要可能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调整。若是在家常规处理措施下孩子的症状仍未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