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导管“一针完成所有治疗”让患者无痛轻松输液
2023-10-12 14:18:30 儋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严敏
儋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严敏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在过去,输液一般选择外周留置针穿刺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但是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一般只能留置72⁓96小时。中心静脉穿刺一般由医生操作,不仅穿刺过程复杂,而且还感染率较高。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线导管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由护士操作,既操作简便,置留时间长,可以留置1⁓4周,一般能满足整个住院过程,又能带给患者无痛轻松的输液体验。可谓是一针完成所有治疗。本文将介绍中线导管的定义、优势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的益处。中线导管的定义与优势
定义:对于儿童和成人经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插入上臂外周静脉,导管尖端位于液窝水平,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对于新生儿除上臂静脉外,还可经头皮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上方的颈静脉,或置入下肢,导管尖端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中线导管一般(MC):20⁓25cm。
优势:中长导管可以输注抗生素,和外周静脉耐受性好的镇痛药和溶液,以及进行液体补充、血液采集等。
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
中线导管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长时间输液:中线导管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例如长期抗生素治疗和能量补充的患者等。相比于外周留置针,中线导管的留置时间更长,可以减少频繁的输液操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2.血液采集:中线导管也可以用于血液采集,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微生物培养等。由于中线导管的直径较大,血液采集更为便利,同时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和刺激。3.药物给药:中线导管可以用于给药,包括抗生素、止痛药物、营养药物等。相比于静脉留置针,中线导管的直径更大,可以更顺畅地输送药物,尤其适用于需要间断给药或大剂量药物的情况。
中线导管对患者的益处
中线导管作为一种新的输液方法,为患者带来了许多益处:1.提供无痛轻松的输液体验:中线导管的插入过程较为简单,疼痛和不适感明显减少,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输液体验。2.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中线导管的插入部位远离手部或股部静脉,相对较少受到细菌污染的风险,减少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方便的输液管理:中线导管可以长时间留置在患者体内,减少了频繁更换导管的需求,方便了输液管理和护理操作。4.提高治疗效果,中线导管可以提供更好的血流量,确保药物的快速输送和充分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需要间断给药物或大剂量给药的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5.减轻患者负担:中线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减少了频繁的输液操作,使患者免于频繁被扎针的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的自由度和舒适度。6.降低医疗成本:中线导管的长期留置可以减少导管更换的频率,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耗材和护理成本。同时,中线导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中线导管的注意事项和风险
尽管中线导管在输液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和风险:1.技术要求高:中线导管的插入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导管堵塞、导管断裂、静脉炎等。2.感染风险:尽管中线导管较少受到细菌污染的风险,但仍存在感染的可能。因此,在插入和使用中线导管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更换导管并保持导管通畅。3.导管堵塞:中线导管留置时间长,冲封管不到位等,容易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因此,在使用中线导管时,应定期冲洗导管,避免输注黏稠药物和不充分溶解的药物。4.导管位置监测:在留置中线导管后,应定期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并监测导管是否存在移位、扭曲或堵塞等问题。
结束语
中线导管作为一种新的输液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无痛轻松的输液体验,减少了疼痛和不适感,提供了更好的血流量和输液管理。中线导管的使用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然而,在使用中线导管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操作技术的要求,遵循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和通畅性。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中线导管,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医疗的进步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你做对了吗? 下一篇:应对传染病,健康科普知识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