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糖尿病患者必知的日常护理知识

2023-10-23 09:24:40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朱卉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朱卉
       糖尿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该病目前尚无根治疗法,只能通过用药和健康管理来实现长期控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过于悲观,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确保自己血糖水平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也能获得与常人无异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糖尿病患者必知的一些日常护理知识进行全面科普。
       1.严密监测自身血糖变化情况
       若出现“三多一少”(饮食增多、饮水增多、尿液增多、体重减少)症状,便要尽快前往医院就医诊治,确诊糖尿病后,先入院治疗,带血糖稳定后,按照医生医嘱回到家中后,严密监测自身血糖变化情况,比如每天监测5次左右血糖,确保血糖控制稳定,之后在血糖控制达标后,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2-4次(餐前/餐后),并做好记录。
       2.注意体重变化合理调整生活节奏
       患者生活规律性是病情得以稳定、长效控制的基本条件,所以日常生活期间,要注意自己的生物钟,尽可能早睡早起,拒绝熬夜,这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糖代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体重变化,每周要定时测量体重,以每周所测体重数值为基础,来细化饮食方案、评估疗效,不断提高血糖控制效率。
       3.日常用药护理要点
       日常用药护理期间必须谨遵医嘱行事,尤其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必须长期服用,千万不能随意停药或者增减药量,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减少药量或者更换用药方案。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很多降压药、降糖药可能会导致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而低血糖症状即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昏迷等,所以若用药后出现上述症状时,务必尽快吃些糖果或者静脉滴注50%葡萄糖。对于口服降糖药已经不起作用,采用胰岛素降糖的患者,日常生活期间,用药时必须注意周期性的更换注射部位,变更体位动作一定要轻缓。除此之外,用药时也要做好血糖变化监测、记录,确保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内(年轻糖尿病患者应将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内)。
       4.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方面也要格外注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少吃或者不吃高脂肪食物,坚持口味清淡、营养搭配、少食多餐原则,适度多吃新鲜果蔬,按照病情、活动量、降糖药物调整进餐频次。一般病情较轻的,都是每日3餐,主食分配按照1∶1∶2分配即可,病情较重的,每天的主食可分为5次进餐,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则要在两餐之间及睡前进行加餐,加参量也应从三餐主食中减去1/3量,加餐时可吃鸡蛋、豆干等食物,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方式
       日常生活期间,糖尿病患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方式,通过合理的运动,不断提高自身机体素质,这也有助于稳定自身血糖水平。比如采取散步、太极拳、游泳、骑行、健美操、羽毛球等活动,注意在运动前先进行热身,逐渐养成餐后1小时(此时为降糖最佳时间)开始运动,每周坚持4-5天,每次运动40-60分钟,来使自身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达到不断增强自身机体素质、控制体重的目的。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对于应用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锻炼要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风险。
       6.皮肤卫生护理
       糖尿病患者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皮肤卫生护理,做好皮肤清洁,比如每天坚持用干净水源洗脸、洗脚、洗外阴,水温要把控适度,毛巾也要尽可能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可在医生建议指导下,选择一些性质温和的洗面奶或者香皂来进一步清洁皮肤,但不可用力揉搓,洗澡也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频次,比如夏季每周应控制在2-3次,冬季每周至少1次,注意洗澡水温要适度,并控制每次洗澡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这都是自身血糖水平能够得到长效、稳定控制的有力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知识相对较多,平时生活中必须谨遵医嘱行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确保糖尿病患者也能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