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什么是E6E7,阳性是得癌了吗

2023-10-23 11:46:55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关霞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关霞
       E6和E7即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两种表达型蛋白质,而人类乳头瘤病毒其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病毒,其和多种癌症的发生往往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检测出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并不代表受检者就一定患上了癌症,本文将对E6、E7蛋白质作用机制及其和癌症关系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E6、E7蛋白质概要
       需要明确的是,E6、E7蛋白和癌症的关系虽然较为密切,但阳性并不代表受检者就一定得了癌症。E6、E7蛋白,作为人类乳头瘤病毒的两种早期蛋白质,现代临床医学上称之为表达型蛋白质,其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早期表达,被认为是致使感染细胞恶性转化以及癌症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比如性活跃人群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风险往往较高,但绝大部分感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自行消除,少数人群在感染后可能会持续存在,致使自身患癌风险随时间推移不断升高。因此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为阳性结果,是无法精准判定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的。
       2.E6、E7蛋白质作用机制
       2.1E6蛋白质作用机制
       E6蛋白本质上和宿主蛋白内的一种蛋白质P53会产生相互排斥,从而导致P53降解,破坏细胞周期正常调节,P53则具备显著的抑癌基因属性,可以有效加速受损细胞修复,引导其进入凋亡,所以一旦E6蛋白干扰P53功能,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便会因此受阻,人体患癌风险便会大幅升高。除此之外,E6蛋白质和另外一种宿主细胞内的蛋白质Bak会相互结合,从而抑制Bak活性,阻滞细胞凋亡。通常情况下,细胞可以探测并有效删除异常、受损细胞,确保组织整体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一旦E6蛋白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现象时,细胞便难以适时死亡,最终便会造成异常细胞持续积累,人体患癌风险随时间推移不断升高的状况发生。
       2.2E7蛋白质作用机制
       E7蛋白和宿主细胞的PRb会产生结合,使细胞周期调控稳定性受到损害,一般而言,PRb会和转录因子结合,以控制细胞周期进程,一旦E7蛋白干扰PRb功能,细胞DNA合成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便难以正常行进,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最终便可能发展为癌症。
       3.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测试的内涵要点
       3.1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不等同于癌症
       人类乳头瘤病毒测试呈阳性并不等同于癌症,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作为一种引发宫颈癌等癌症的关键因素,单纯以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测试结果,并不能判定受检者患上了癌症,且大部分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清除,只有极少数会持续感染,从而增加人体患癌风险。
       3.2行进监测和治疗
       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测试结果往往会触发进一步的宫颈癌筛查,比如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等,旨在尽早发现治疗异常细胞变化。这些筛查方式是可以在早期发现有可能发展成癌症的细胞改变,从而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所以人类乳头瘤病毒阳性测试的意义主要是以行进监测和治疗来体现。
       4.预防及处理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措施
       4.1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
       预防及处理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措施最常见的一种为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以达到预防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和相关癌症的目的。现阶段市面上可用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种类相对较多,但无论选择那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最好是在性活动开始前便接种。同时,在接种前后患者应谨遵医嘱行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的价值作用。
       4.2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对于广大女性群体而言,要有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意识,检测、监测自身宫颈细胞异常变化,借助图片、HPV/DNA等筛查方法,确保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机体可能存在的各类潜在问题,以便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防护措施。
       4.3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保持良好的生物钟,少食多餐、早睡早起、适度锻炼等,远离烟酒,杜绝感染、癌症风险源侵扰。
       结语
       综上所述,E6、E7蛋白和癌症的关系虽然较为密切,但阳性并不代表受检者就一定得了癌症,E6、E7蛋白的作用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理解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具体关系,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做好科学合理的预防,以有效规避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达到切实提高自身生存、生活质量的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