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从中医角度看小儿肺炎的病因

2023-10-30 09:19:29 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儿科 刘智刚
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儿科   刘智刚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病毒变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小儿肺炎已经成为儿童生病住院的第一位,占据了大量医疗、经济和人力资源,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虽然现代医学在小儿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从中医角度看小儿肺炎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探讨中医治疗的可能性。
肺常虚,易受外邪侵袭
       肺脏作为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在中医理论中紧密关联呼吸、气机、皮毛等方面。然而,肺常容易受外邪入侵,主要源于个体抵抗力不足。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肺气尚未充盈,肺经较脆弱,更易受外邪干扰。同时,幼儿正经历迅速生长发育,气血常处亏虚状态。此亏虚削弱肺脏宣降能力,易受损害。因此,幼儿肺炎发病率较高,中医有其解释。
       肺主呼吸,宣发清气;肺气宣降,外邪难侵。然体弱则肺气虚,不能御邪外袭。婴幼儿肺气尚弱,肺通降之能较差,致外邪易入侵。加之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常气血亏虚,进一步损伤肺脏宣降功能。故幼儿时期肺炎多发,并非偶然。
中医强调预防,可通过调节饮食、作息,增强体质。合理营养有助气血充实,提升肺脏宣降能力,减少外邪入侵机会。适度锻炼强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寒凉侵袭肺部。全面护理可降低幼儿肺炎发病率,增进健康成长。
       阴阳失衡导致外邪入侵
       阴阳失衡是中医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理论,紧密关联着人体健康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小儿肺炎的发病过程中,阴阳平衡的紊乱往往成为关键因素,从而催生了外邪的猖獗入侵。随着季节的变迁,尤其是寒冷季节的降临,气候干燥的特点为外邪滋生进一步创造了适宜环境。这个时候,孩童的自身抵抗力减弱,脆弱的体质更易受损。在这种情况下,风寒湿邪便乘虚而入,迅速侵袭肺脏。中医学中用生动的“风寒袭肺”来形容这一现象,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高热等典型症状,正是肺脏深受风寒湿邪的侵害。
       与此同时,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湿邪成为扰乱阴阳平衡的元凶。湿邪倾向于伤害脾脏,导致脾气虚弱,进而影响肺脏的宣降功能。这种情况下,肺脏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削弱,从而引发肺炎的风险升高。湿邪与阴阳失衡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机体,使肺脏的防御机能大幅减退,为肺炎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脾胃不和,化生无源,土不生金
       在中医学理论中,脾胃的和谐稳定被认为是维持身体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脾脏被赋予“运化”的职责,其正常功能对于抵御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脾气机失调时,便容易引发体内湿邪的滋生。湿邪一旦滞留,往往会寄生于肺部,从而干扰肺部气机的升降运行,最终诱发肺炎的爆发。从这一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导致肺炎发病的一个常见原因与脾胃失调息息相关。脾胃功能的低下使得湿邪更容易侵袭肺脏,影响了肺部正常的气机运转。这种湿邪与肺部的交互作用,不仅导致肺气郁滞,更重要的是为肺炎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与五脏六腑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脾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土黄之气与金属之气的生成。脾胃不和,化生无源,土不生金,使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这种情况下,湿邪易于滋生,进而干扰气血的循环,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状态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脾胃失和的情况,中医学提供了相应的调理方法。首先,饮食方面应遵循“谷为养,五果蔬为助,少食多餐”之原则,以保障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其次,中草药调理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如党参、白术等具有健脾作用的药材可以被应用于治疗。此外,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也可用于调节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
       结束语
       从中医角度看小儿肺炎的病因,我们可以看到肺易受邪、外邪入侵、脾肺失和等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医强调整体平衡,通过调理阴阳、滋养脾肺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小儿肺炎的发生。当然,在实际治疗中,现代医学的方法也不可忽视。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让我们的宝贝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