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了解肾脏疾病,呵护肾脏健康

2023-10-30 09:21:52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三科 陈国强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三科   陈国强
       近年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很多人对肾脏疾病认知还停留在表层。其实很多的肾脏疾病是很危险的,比如,我们听过的肾炎、慢性肾衰、尿毒症等,便属于肾脏疾病,且这类疾病大部分都是一旦确诊,只能通过用药以及健康管理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所以了解肾脏疾病,关注肾脏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该方面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以期让更多人能够深入客观地认识肾脏疾病,养成良好的健康防护意识。
       1.肾脏疾病误区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主观认为,肾脏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腰痛”“性功能下降”,直到去肾内科诊治,即使已经发现尿蛋白、血尿、高血压等症状,也不担忧,认为只要谨遵医嘱用药治疗,自己就能痊愈。这种认知无疑是有失偏颇的,腰痛、性功能下降并不是肾脏疾病的典型症状,而蛋白尿、血尿等肾脏疾病症状,一经确诊,目前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只能通过长期控制来稳定病情。除此之外,有的人会因为肾脏出问题,而去想办法买各种补品,希望能“补回来”,这种认知行为也是错误的,确诊肾脏疾病后,最好的做法就是谨遵医嘱治疗,控制好各类危险因素,如果还是全凭借自己主观意愿行事,不配合医生工作,只会导致自己病情加速恶化。
       2.肾脏特征及功能
       2.1认识肾脏
       肾脏在人体腰部区域,左右对称,形状如竖立蚕豆,属于人体的重要过滤排泄器官,最显著的特征即“排毒”,人体自身的代谢废物,或者进入人体的一些有害物质、部分药物成分等,基本都是经肾脏排出体外(代谢废物随生成尿液排出人体)。
       2.2肾脏功能
       (1)从现代临床医学角度出发,肾脏就是一个人体内分泌器官,内分泌功能明显,可分泌多种调节人体功能的物质。比如肾素,一旦肾脏缺血、脱水、肾动脉狭窄,肾脏受到刺激,便会分泌肾素,而经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便会导致人体血压升高、水肿,这又会反过来损伤肾脏、心脏等器官。
       (2)而肾脏所分泌前列腺素,则有扩张血管、调节血压的效能,但肾脏受损后,前列腺素分泌会降低,患者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且肾脏功能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若肾脏受损,促红素分泌降低,红细胞生成便会出现障碍,患者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3)一般而言,皮肤经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VitD是失活状态的,需经肾脏才能完成活化,而肾脏出现疾病,VitD便会发生火花障碍,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加,患者出现骨质疏松风险便会大幅升高。除此之外,肾脏受损或者肾脏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一旦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肌酐升高、高血钾、高磷血症等,患者自身生命安全便会因此受到直接威胁。
       3.了解肾脏疾病注意肾脏健康
       3.1常见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即人体肾脏结构功能异常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像慢性肾病、肾结石、尿路感染、肾衰、肾小球肾炎、肾囊肿等,都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肾结石、尿路感染、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早期慢性肾病等,目前只要患者发现得早,谨遵医嘱行事还有概率彻底治愈。而像慢性肾病、肾衰等,一旦确诊,便不可逆,基本只能通过药物和健康管理来长期控制,延缓病情进展,除非移植肾脏,才有治愈的可能。
       3.2肾脏健康管理
       (1)对于肾脏健康管理,我们必须先从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做起,比如口味清淡、营养搭配、少食多餐,每天饮水量至少要在1.5升以上,拒绝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才能确保肾脏处于健康状态。
       (2)控制好自身血压、血糖,高血压、糖尿病是肾脏疾病的常见风险因素,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必须定期监测自身血压,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并控制好体重。
       (3)杜绝随意滥用药物,尤其非甾体抗炎药物、抗生素等,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结语
       总之,我们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肾脏疾病,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远离肾脏疾病侵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