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高血压只知道降压?这种情况需谨慎!

2023-10-30 09:45:26 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古艳霞
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古艳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高血压的患病人群也在不断增长。有效应对和控制高血压,也可以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实高血压的防控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不能一味地以降低血压为治疗目标。下文件针对,什么是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有哪些?注意高血压防控不能只知道降压,这几个问题进行科普,以此为参考。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病,由于从整体人群来看,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血压会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所以医生在诊治不同患者时,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出其最合适的血压范围,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根据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的界定,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有时早期可能会感到头晕、头痛、身体乏力或心悸等,有时只会在情绪大幅度波动时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并稍微休息后也会恢复正常。因此,人们往往会忽略其症状,导致病情加重。使血压持续上升,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如果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更有甚者,会引起心肌梗死、心衰等危及生命。
       二、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遗传是公认的高血压发病的决定因素,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个人习惯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暴饮暴食、食用过多高油脂高盐类食物、饮食长期不规律。有不良嗜好,如长期抽烟、大量饮酒、久坐不动、经常熬夜等。
       (3)精神和环境因素:精神方面,如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激动、经常生闷气、情绪不稳、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等。环境方面,如长期受噪声干扰或不良视觉刺激、工作强度大、长期从事户外工作、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地区等都有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4)年龄因素:目前来看,高血压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较高,老人随着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发展及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因素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5)体重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和肥胖人群比率呈正相关,和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每减轻10kg体重,可以使收缩压下降5~20毫米汞柱。
       (6)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含激素类药品、消炎止痛药、避孕药等,也会诱发高血压。
       三、注意高血压防控不能只知道降压
       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在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尽可能地推迟并发症发生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以及患有高血压的类型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不是所有的高血压只要降低血压数值就可以得到治疗的。如果发现自身已经患有高血压,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在确定高血压类型的同时,根据医生给出的诊疗计划有效控制血压,不能盲目地以降血压为目的服用降压类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很多高血压也并不一定需要药物进行治疗,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因此高血压的防控需要注意:
       (1)减轻并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因素,尤其是因肥胖引起高血压的患者(通常BMI大于27的人群),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升高。
       (2)均衡饮食:在注重营养搭配的同时,减少盐的摄入,含钠的调味品与血压升高有很大关系。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不吃高油高盐类食物。主食以谷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及含钙量高的食物,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平时少抽烟、酗酒,高血压患者要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3)适量运动:应鼓励高血压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在有益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体重。
       (4)注意作息规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及时注意高血压患者的情绪变化,过度焦虑、精神紧张、兴奋等,都可能导致血压上升。除此之外,还要避免长期待在有噪声、强光的环境里。
       (5)注意天气变化:因为天气寒冷时,会刺激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要提醒高血压患者注意保暖,在天气寒冷时,避免过多的户外活动。
       (6)规律用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不能滥用抗生素或随意使用含激素类药品,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和避孕药等,这些都有引起高血压的风险。同时高血压患者应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并定期检查血压情况,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防控不能仅仅以降低血压数值为目的,而是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高血压也并不可怕,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不能因为疾病本身而产生焦虑等畏难情绪,一味地以降低血压为治疗标准。一定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