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普小知识——正确认识麻醉
2023-10-30 09:49:27 西安航天总医院麻醉科 贺军阳
西安航天总医院麻醉科 贺军阳
说起麻醉,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比如做手术之前需要进行麻醉处理。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麻醉是手术之前的一项处理措施,并不理解麻醉的原理、分类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具体什么是麻醉呢?麻醉有哪些常见类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麻醉相关知识,让大家能够更正确地认识麻醉。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医学领域常用的一项技术,具体是指将麻醉、镇静、镇痛等药物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的体内,能够让人体的局部或全部失去知觉,让患者失去疼痛感,从而便于有创检查或手术方式的顺利进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很多领域都需要运用到麻醉处理,包括胃镜检查、肿瘤切除、皮肤软组织肿物活检、浅表脓肿切开引流、皮肤伤口缝合、动静脉管路置入、血管穿刺以及无痛分娩,等等。
麻醉有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麻醉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1.什么是局部麻醉?
从“局部”一词的字面意思理解,可以将其理解为整体中的一部分。那么,顾名思义,局部麻醉就是医生通过椎管麻醉、神经阻滞、区域组织、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等方式,将麻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局部,让人体局部部位失去神经冲动传导,从而降低或完全失去知觉,便于手术过程的进行。相比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特点是患者能够保持清醒的意识,但是感受不到局部的疼痛。比如,有过局部麻醉经历的患者会这样描述:医生在我腰上打了一针之后,过一会儿双腿就没知觉了,可以看着医生在我的腿上做手术。
2.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很容易理解,具体是指医生通过吸入、静脉注射、直肠灌注或者肌肉注射等多种方式,将麻醉药物作用于人体,让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受到抑制,能够让人体的反射功能消失,失去知觉和意识,感觉不到痛处,从而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全身麻醉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相比于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会让患者失去意识,并且全身都失去知觉。比如,有过全身麻醉经历的患者会这样描述:医生让我吸了一些麻醉药之后,很快我就睡着了,醒来手术就已经完成了。
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1.麻醉之前要空腹
并不是所有麻醉都需要空腹的,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局部麻醉,可以不用禁食禁水,正常饮食即可,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全身麻醉,则需要在麻醉之前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因为在全身麻醉时,患者的意识会消失,如果胃中有食物,很可能会导致食物反流,增加患者窒息的风险。
2.麻醉之前要注意牙齿
在麻醉之前,医生都会询问患者的牙齿情况,尤其是全身麻醉的患者。因为如果患者佩戴了假牙,或者牙齿有松动,在麻醉后牙齿不慎脱落,很可能会滑落至气管、食道等部位,不但会增加窒息的风险,还可能会划破器官,威胁生命。因此,如果患者佩戴假牙或者牙齿有松动,一定要把假牙摘除或者告知医生后再进行麻醉。
3.麻醉之前要缓解情绪
在麻醉之前,患者一定要缓解情绪,尤其是接受局部麻醉的患者。因为很多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都比较担心,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患者一定要缓解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镇静药物,保持肌肉松弛,从而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在麻醉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等,不但要让患者“睡着”,更需要让患者安全地“醒来”。其次,在麻醉之后,患者应当注意自身的疼痛情况,如果持续出现剧烈疼痛,则需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疼痛处理;同时,在麻醉之后,患者的吞咽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肠胃蠕动功能较弱,此时尽量避免进食进水,如必要可以适当抿一口水,保持嘴唇湿润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麻醉的科普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8类人群需要看营养门诊 临床营养科能帮你做什么? 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