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大隐静脉曲张知多少?

2023-10-30 10:29:5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刘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刘锋
       大隐静脉曲张即静脉瓣膜出现病变、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所致的静脉迂曲、扩张,多出现在人体下肢端部位,而引发大隐静脉曲张的原因多与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务、人体双下肢端长期处于过重负荷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对大隐静脉曲张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症状
       现代临床医学根据大隐静脉曲张病情程度,大致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其中轻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普遍表现为身体除下肢端外无异常征象,下肢区域仅有浅静脉迂曲、扩张,呈蚯蚓状或葡萄球状。中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即下肢端皮肤色素变暗,皮肤出现痒痛、肿胀,长时间站立、行走时下肢端坠胀、酸痛明显。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即瘀血阻滞使下肢端皮肤呈黑褐色,皮肤也比较粗糙、干燥,肢端肿胀异常,局部疼痛剧烈,随时间推移会形成溃疡,后续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而从现实角度来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即患肢多有酸、痛、沉等表现,自身极易出现疲乏、无力,随病情发展,患者患肢浅静脉会隆起、扩张、变曲、肿胀,如踝部、足背、小腿水肿等。
       2.大隐静脉曲张对人体健康危害
       大隐静脉曲张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由于该病在患者早期患病阶段,没有较为显著的特异性症状,患者多是小腿皮肤痒、腿部稍微肿胀、酸痛或有沉重感,导致很多患者会忽略该病,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旦未能得到及时防治,随时间推移,病情持续发展,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程度便会逐渐加重,此时患者下肢局部疼痛症状也会越发明显,足部血液甚至会出现瘀积性溃疡,甚至会因此而出现静脉破裂出血,或者沿静脉壁形成血块、发炎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血栓流至患者肺脏,一旦引发肺栓塞,便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
       3.易患大隐静脉曲张的人群
       易患大隐静脉曲张的人群多见于长期久坐、长期站立,或者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务群体,如白领、教师、长途司机、售货员等职业群体,相关专业文献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成年人群中,男性患大隐静脉曲张风险在10%⁓15%;女性患大隐静脉曲张风险在20%⁓25%。与此同时,该病的病情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比如有的患者可能30岁左右便已经发病,但直到50岁后可能才会逐渐出现疼痛、身体不适等临床症状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大隐静脉曲张既能发生在表层静脉,也能发生于深层静脉,而表层静脉曲张患者,自身小腿、大腿可能会有清晰的弯曲网状青筋,往往是自大腿开始,随时间推移向小腿逐渐延伸;深层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出现在自身下肢任何部位,观察患处甚至毫无病变症状。除此之外,还应明确一点,小腿经络较为明显并非就是静脉曲张,比如运动员群体,由于长时间锻炼,自身双脚频繁受压,便会致使静脉凸显,但这一般属于一种正常征象。
       4.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4.1治疗方法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类,手术治疗方面,目前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可选择手术方式类型也在逐年增多,比如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腔内热消融闭合术、腔内化学消融等。保守治疗则是可借助药物,降低静脉通透性,减轻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加快组织间血液回流,以改善患者下肢不适等症状,如迈之灵、小脱脂等都属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常用药物;也可借助弹力袜来改善患者静脉曲张所致的下肢不适感。但具体选取哪一种方式,还需医生通过患者病情症状、自身实际情况、患者意愿来综合评估,合理选择。
       4.2护理措施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而言,平时生活期间,应尽可能穿宽松的衣物,下肢端可穿上具有保健功能的医疗弹力袜。生活工作保持规律,避免久坐、久站、重劳务作业。科学控制自身体重,减轻下肢端负担,养成良好的定期运动锻炼的习惯。饮食上保持营养搭配、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原则,适度多吃纤维素、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新鲜果蔬,不可暴饮暴食或者重口味饮食,这都是防护大隐静脉曲张的有力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我们必须坚定早发现、早治疗的基本原则,平时生活中每年做好定期体检和日常防护,及时了解自身机体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诊治,才能确保大隐静脉曲张对自身健康的危害降至最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