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如何提前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10-30 15:34:43 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张克东

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张克东

  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痛苦和风险。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有关预防这一疾病的重要知识和实用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位于大脑脑皮质和蛛网膜之间的空腔中出现的出血现象。这种出血可能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所幸的是,通过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健康管理,我们能够降低患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预防措施

  1.完善血管方面的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颅内动瘤、脑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疾病破裂引起,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危险的神经科疾病,死亡率较高。尽快行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在动脉瘤破裂前处理病灶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方法。脑血管方面检查包括MRA、CTA及DSA,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如果已经知道患有颅内动脉瘤,注意随时有破裂的风险,一旦出现突发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及时就诊。平时生活中需注意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大便通畅。动脉瘤一般在以上情况更容易破裂。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管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高血压。首先,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其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心血管系统。定期测量血压,并且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这些综合措施将协助稳定血压水平,降低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2.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也可能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而过量饮酒可能引起高血压和其他健康问题。戒烟限酒是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重要步骤。可以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采取逐步戒烟和适度饮酒的方法,逐渐摆脱这些不良习惯。

  3.合理饮食:饮食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基础。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健康脂肪。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纤维和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正常的血压。避免高盐、高糖和高饱和脂肪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高血压和肥胖,进而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至关重要,尤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定期体检的好处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检查血液脂质水平等,我们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这些常规检查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心血管健康,为健康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在早期阶段发现异常,医生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或建议适当的锻炼。

  5.减轻精神压力:减缓精神压力对于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持续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其中包括高血压,这对身体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对抗压力,学会应对技巧以及放松身心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被广泛认可为有助于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恢复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此外,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也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患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6.避免剧烈头部撞击: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保护头部的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进行体育运动、驾驶车辆还是骑自行车,都应佩戴适当的头盔。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率。

  7.遵医嘱服药:如果已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至关重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有助于保持疾病稳定,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与医疗专业人士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治疗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结束语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但我们并不无助。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饮食,控制血压,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都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此外,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也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大脑健康,享受幸福的生活。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需要,务必及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健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