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高血压误区,您知道多少

2023-11-06 08:59:55 富平县医院神经内科 陈晓妮
富平县医院神经内科   陈晓妮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多人对高血压存在一些误区。本科普文章将对高血压的常见误区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高血压。
       高血压只是老年人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只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高血压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而且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不良的生活习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没有任何症状?
       许多人认为高血压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并不需要引起太多的注意。事实上,高血压在早期通常是无症状的,但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如果长时间血压升高,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血压,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
       一次测量高血压就是高血压患者?
       有些人认为只要一次血压测量值偏高就会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这是不准确的。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测量,并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通常,需要在安静环境下连续测量两次或以上,每次至少间隔5分钟。如果多次测量结果均超过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才能确诊为高血压。因此,不要因为一次测量高就过分担心,但也不要忽视高血压的可能性。
       只依靠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高血压?
       一些患者误以为只要吃了降压药,就可以不再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事实上,药物治疗只是控制血压的手段之一,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维持稳定的血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都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如果可以坚持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可以减轻药物的使用量和副作用,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降低血压后就可以停药了?
       一些患者在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就停止服药,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需要长期服药维持。停药会导致血压再度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药物治疗,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规律的复查和调整。
       高血压不能运动?
       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患有高血压,就不能进行运动了。其实不正确。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血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在医生指导下执行。过度剧烈的运动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中成药和保健品可以治疗高血压?
       一些患者倾向于使用中成药和保健品来治疗高血压。然而,这些产品并没有经过充分的临床验证,不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选择针对其致病因素的专业药品,并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同时,不要随意使用中成药或保健品,以免产生副作用和不良后果。
       高血压患者不能饮酒?
       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患有高血压就必须戒酒。其实并不完全正确。适量饮酒不会对高血压患者造成太大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酒不能过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应激反应和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盐?
       盐分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患有高血压就必须完全戒盐。然而,只有严格限制摄入量才是正确的方法。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克。此外,还需要注意选择低钠食品,尽量减少烟熏、腌制等高盐食品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肉?
       高血压患者不是不能吃肉,但是需要控制摄入量。肉类富含蛋白质和铁,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过量的肉类摄入会增加胆固醇和血脂,引起高血压等问题。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用不超过100克红肉,并多选择鱼、禽肉、豆制品等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
       结束语: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入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等都是重要的保健措施。同时,定期测量血压、定期复查以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血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