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消化道出血了该如何治疗?你知道吗

2023-11-20 16:27:40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消化内科 羊丹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消化内科 羊丹

  消化道出血其实并不是一种我们所理解的临床疾病,通俗来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人体消化道主要是指从食管到肛门这一部位“通道”,可以将之细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而上消化道即以Treitz韧带以上的器官组织,下消化道是Treitz韧带以下的区域,涵盖直肠、结肠等。消化道任何部位发生异常,都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等问题。本文将对该方面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以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消化道出血时的正确治疗方法。

  1.消化道出血成因

  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会有呕血、便血、大便隐血等表现,一般而言,出血部位不一样,患者消化道出血反应也存在一定区别。引发出血的原因众多,包括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肿瘤、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下面将按消化道解剖部位进行分类。

  1.1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损伤、食管肿瘤、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性胃炎、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等。溃疡部位毛细血管破裂,患者就会有大便潜血征象,出血较多则会以黑便症状显现,一旦溃疡区域有动脉血管,且动脉血管破裂,患者甚至会出现呕血,失血过多时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受到直接威胁。

  (3)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等。比如,肝硬化及肝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加,食管及胃部静脉破裂便会造成大出血。

  (4)其他邻近器官疾病:如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等。

  1.2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结直肠肿瘤、部分结直肠息肉最为常见。

  (2)肠道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肠道感染等。

  (3)肠道血管病变:如结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瘤、血管畸形等。

  (4)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等。

  2.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

  2.1尽快就医

  怀疑或者发现消化道出血时,必须尽快就医,48小时内接受急诊胃镜检查,这时医生会按照患者出血量、机体情况,尽快判断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能够尽快度过危险期。

  2.2内镜止血

  目前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也更加多样,比如内镜止血疗法,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快速了解出血部位及原因随后在内镜直视下应用电凝、氩气、止血夹等物理方法以及局部喷洒收缩血管药物、血凝酶或血管内注射血管硬化剂、对出血血管进行套扎等方式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2.3三腔二囊管

  若患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较大,内镜无法治疗,可通过留置三腔二囊管来尽快帮患者止血,但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3天,按照患者病情8⁓24小时要放气1次,拔管时机控制在止血成功的24小时,医生需全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以最大限度规避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并发症。

  2.4介入止血

  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则可采取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经血管插管将栓塞剂注入出血病灶,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合无法满足内镜治疗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短时间有生命危险的患者,手术治疗重点在于切除病灶、结扎出血血管、修补溃疡。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手术治疗一般需要不同专业医生协作诊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病死率,切实提高患者预后。

  2.6药物治疗

  在明确出血原因的前提下,可采取药物治疗,比如,借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降低胃酸分泌,同时联合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止血药物,缓解患者出血症状。

  2.7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出血治疗期间,患者必须卧床休养,不可剧烈运动,也不能过于劳累,医务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输血、输注凝血因子,以补充失血,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全程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生命体征及指标变化情况。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治疗初期需禁食,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口味清淡、易消化流质食物,远离任何辛辣、坚硬、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结语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治疗,必须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基础原则,患者要全程配合医生,谨遵医嘱行事,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