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胃患者的麻醉处理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高洁
在做手术时,手术前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会向患者交代禁饮食时间,如果患者没有按照医嘱那么手术就有可能做不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由我向大家科普一下。
1.正常禁饮食及饱胃的概念
目前推荐成人麻醉前禁食易消化固体食物及含脂肪较少的食物至少6小时。而禁食肉类、油煎制品等含脂肪较高的食物至少8小时。如果对以上食物摄入量过多,应适当延长禁食时间。新生儿、婴幼儿禁母乳至少4小时,禁食易消化固体食物、牛奶、配方奶等非人乳至少6小时。所有年龄病人术前2小时可饮清液,包括饮用水、糖水、果汁(无果肉)、苏打饮料、清茶等。但对于特殊病人,如有食管活动性反流和做胃肠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更严格的限制。如果没有按正常禁饮食的时间的患者我们就认定为饱胃的患者。
2.饱胃患者麻醉的风险
饱胃的患者胃内残余有食物、消化液,在患者麻醉时尤其全身麻醉时会出现呕吐,严重的会发生误吸即呕吐物进入气管。误吸会导致气道和肺部化学性灼伤、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肺不张、肺脓肿、ARDS等。一般来说吸入物质的ph越低、量越大,化学性烧伤就越严重。呕吐、返流、误吸会发生在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中、插管时、手术中及麻醉后拔管时的任何一个阶段。
3.饱胃患者的麻醉方式
麻醉前可以通过胃肠减压、促进胃排空、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药、催吐等方法尽量减少胃内容物。对于麻醉的方式的选择,根据手术部位及患者的情况尽量选择局麻,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神志清醒、咽喉反射存在,可以避免误吸发生。椎管内麻醉更容易诱发恶心呕吐,增加误吸的风险。在麻醉中避免麻醉平面过高、麻醉引起的低血压,给予合适的液体治疗,避免容量不足。术中适当镇静,控制麻醉深度合适。手术操作牵拉反应强烈时,应嘱外科医生暂停手术操作。术中如发生呕吐,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并备好全麻。全身麻醉术中避免了误吸危险、麻醉效果完善、可以消除疼痛刺激、情绪紧张及手术牵拉等因素影响。但是麻醉前及诱导期属于呕吐误吸的高风险期、恢复期也有呕吐误吸的风险。所以全身麻醉会选择表面麻醉清醒气管插管或快速顺序诱导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
4.误吸后的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头低位30度,使喉头高于咽部方便吸入物流出。助手按压环状软骨,同时尽可能吸引清理口咽部,气管插管并迅速使套囊充气,立即停止手术。在氧饱和度可接受范围内,100%纯氧通气之前,迅速经由气管导管行气管内吸引。并于操作后行100%纯氧吸入,保证氧合。
(2) (2)支气管冲洗:经气管导管插入细导管,由此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后,立即吸出和给氧,反复多次直至吸出的盐水为无色透明为止。
(3) (3)纠正低氧血症:纯氧吸入,如患者有持续的低氧血症可以使用PEEP、支气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物。
(4) (4)激素的使用:早期应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缓解支气管痉挛,如氢化可的松首次量200mg,随后100mg每6小时一次。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
(5)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6)抗感染
5.监测和保障安全
全麻期间,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必要时,可以通过监测设备来监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水平。麻醉医生还需要保障患者的安全,并及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紧急情况。
术后管理:全麻结束后,麻醉医生会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术后观察和监护。在该阶段,麻醉医生会继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结束语:
饱胃患者的麻醉处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旨在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性。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科学合理的麻醉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饱胃患者手术期间的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