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孤独症当多动症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李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现出与众不同行为的儿童,其中包括一些特殊儿童。在这些特殊儿童中,有两种常见的发育障碍,即孤独症和多动症。尽管他们都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但实际上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疾病。本科普文章将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孤独症和多动症的差异,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和支持这些特殊群体的建议。
两种疾病的特征
孤独症特征
社交障碍:孤独症患者可能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识别他人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面存在困难,可能不懂得与人互动,缺乏理解他人情感和意图的能力。
沟通障碍:孤独症患者可能存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面的困难。他们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语言重复或刻板化的语言表达。
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患者可能表现出重复刻板的动作、行为或言语。他们可能对某些特定事物或行为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并且倾向于保持这种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狭窄:孤独症患者常常对特定话题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对其他领域的兴趣则相对较低,少数患者可能在特定领域表现出卓越的能力。
多动症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症患者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他们可能在完成作业、学习或工作时遇到困难。
活动过多:多动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活动过多,难以保持安静。他们可能经常随意乱跑或在座位上手脚不安稳。活动过多在学龄前期儿童更为明显。
冲动行为:多动症患者缺乏抑制冲动的能力,可能表现出冲动行为。比如常常插话或打断他人,难以按顺序等待轮流到自己,冲动地做出一些决策。
组织困难:多动症患者可能在组织和管理事物方面遇到困难。他们通常难以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思维和任务,容易丢失物品或忘记需要完成的任务。
孤独症与多动症的区别
行为特征上的区别:孤独症表现出社交障碍,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交流的能力,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狭窄。而多动症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
病理机制上的区别:孤独症的发生与负责社交认知和情感处理的脑区相关,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多动症则与负责执行控制的脑区相关,可能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诊断标准上的区别:孤独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内容,以及高度狭窄固定的兴趣。多动症的诊断则依赖于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等行为特征的观察和评估。
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孤独症对个体的影响:孤独症患者在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可能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他们的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
多动症对个体的影响:多动症患者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他们的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受到排斥和误解。
理解和支持孤独症和多动症的建议
增加社会认知与理解:加强对孤独症和多动症的科普宣传,帮助公众理解其病因、特征和需求。避免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歧视和偏见,提倡包容和尊重。
提供专业支持和干预:寻求专业医生和心理工作者的帮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根据个体疾病特征制定个别化干预计划,并提供专业的干预服务。
建立支持体系:建立社区支持组织和家庭支持网络,方便孤独症和多动症患者及其家人获取帮助和支持。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机会,帮助这些特殊群体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
结束语:
孤独症和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发育障碍,对患者及其家人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深入了解和正确理解这些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这些特殊群体,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与他人一样的尊重和幸福。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关于孤独症和多动症的正确认知,并为社会营造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