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了解癌性疲乏

2023-12-05 11:20:2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顾文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顾文楠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癌症患者的年轻化趋势,现在各个年龄段的癌症患者都较前增多。而癌症患者除了注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之外,治疗时产生的疲乏,可干扰其生理、心理及认知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癌性疲乏产生的相关心理、生理反应还未被大家熟知,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下癌性疲乏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癌性疲乏

  癌性疲乏指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的全身性疲乏,既包括躯体、情感和认知主观方面的功能减退,以及客观上体力与精力的降低。有研究发现,90%曾经接受过放疗、化疗的患者曾经出现过癌性疲乏。癌性疲乏成因较为复杂,是肿瘤治疗中存在的主观症状,可随着治疗或疾病发展而递增,其起病快,持续时间长。最大特点是通过休息或睡眠不能改善,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75%的晚期肿瘤患者存在疲乏状态,而完成肿瘤治疗后,处于无瘤状态的30%患者仍存在疲乏症状。

  2、导致癌性疲乏的因素

  肿瘤细胞本身可以通过释放相关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引起患者体重减轻、易困倦、疲乏、易出汗。肿瘤治疗中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靶疗等也可能引起患者营养不良、感染、疼痛、心肝肾功能不全,导致患者感觉疲乏。而癌症诊断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疏导,由此导致的恐惧、焦虑、抑郁、沮丧、睡眠障碍、悲伤、痛苦等可能加重患者感觉疲乏的程度。

  3、表现症状

  癌性疲乏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疼痛、虚弱无力、困倦、精神萎靡,睡眠后仍感到精力未恢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进而感觉疲乏,如悲伤、抑郁、挫折感或易激惹。同时伴有四肢无力,食欲不振,不能够集中做某种事情,不能完成原来能胜任的日常活动,短期记忆减退。由于心理、生理状态不佳,胃口差,常常伴有营养不良。

  4、诊断方法

  由于癌性疲乏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观察指标,到医院进行量表测评是主要的评测手段。量表有体力状况评分量表(Zubrod-ECOG-WHO(ZPS,5分法),根据患者体力状况作出评分。负性情绪量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 分越低表明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越低。还有癌性疲乏量表(PFS),量表包括认知、感觉、情感、行为4个维度、22个条目,PFS总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癌性疲乏程度越严重。

  5、治疗方法

  家属应当了解熟悉患者的疾病情况,家属只有清楚了解患者正在和即将经历什么,并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的理解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引导、帮助。鼓励患者加强运动,进行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癌性疲乏。家属要与患者保持开放、真诚的沟通,关注其情绪变化和需求,多了解多倾听。癌症患者普遍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陷入焦虑、抑郁和恐惧,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心理宣泄。家属要对癌症患者及时进行疏导,提供患者所需的情感支持,尊重患者的感受,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反馈,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关心,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建议家属主动帮助患者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陪伴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增加社交互动,有助于患者提升心理安全感。饮食调摄护理对疲乏恢复也有重要作用,注意食物的多样化,营养均衡,强化部分营养素,多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食物,并辅以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喜好口味进行调整,多变换口味,促进食欲。中医中药中有许多针对癌性疲乏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穴位贴敷,中药方及中成药等,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疲乏和精神疲乏,缓解抑郁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癌症对患者、家属乃至整个的家庭,都将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对于癌症患者的癌性疲乏,患者及家属还未提高重视,所以积极的针对癌因性疲乏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对于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活时间都非常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