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怀疑2型糖尿病?确诊先别急,胰岛免疫筛查别忘记
2024-01-04 11:31:09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申艳梅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申艳梅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病群体数量庞大,并且这一疾病有着较显著的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一疾病。通过观察临床可发现,大部分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停留在血糖高,一些人也了解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但事实上糖尿病还存在其他类型,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多会被误以为是2型糖尿病,但在不断发展中会逐渐趋近于1型糖尿病,因此血糖升高先不要怀疑是2型糖尿病,应注意胰岛免疫筛查。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1.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不可忽视
具体来说,临床中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发病机制进行,能够很容易将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区分开来,但由于早期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很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所以后续治疗和干预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无法实现有效治疗控制目标,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和了解这一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也被称为LAD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它不同于典型的1型糖尿病,因为其发病过程较缓慢,症状隐匿,且在一段时间内类似于2型糖尿病的表现。患者多数为非肥胖,发病年龄大于15岁,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不依赖胰岛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依赖胰岛素的迟发型或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
2.区分1型、2型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可以关注这些
2.1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胰岛素的自身分泌能力严重下降,一些患者可能会缺失,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会表现出对外源性胰岛素的明显依赖。反观LADA,虽然患者体内的胰岛β细胞也会受到损坏,但是其破坏速度比较慢,这就导致在疾病早期的检查中不会发现严重的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出现误诊为2型糖尿病的现象。但是,LADA的关键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的攻击,2型糖尿病患者不会出现这一症状。
2.2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以及进行性胰岛素分泌下降。所谓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脂肪等胰岛素作用的靶向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一种表现,其会逼迫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这无形中增加了胰岛β细胞的负担,同时肥胖、超重以及血脂升高等问题也会降低胰岛β细胞的工作效率。不过胰岛素抵抗若是能够得到改善,体重降低以及血脂得到控制后,2型糖尿病能够获得“缓解”和“恢复”。反观LADA,这种现象是无法产生的,这是因为患者的胰岛β细胞的免疫破坏很难逆转,大概率会发生胰岛素分泌衰竭的现象,也是因为这一原因,LADA最终被归为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
3.筛查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GADA是首选
结合上述因素分析会发现,LADA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但是在诊断过程中则需要从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进行筛查。LADA在早期阶段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存在自身免疫攻击,因此进行胰岛相关的免疫检测是筛查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抽血化验中进行血清检测时了解是否存在“胰岛自身抗体”是胰岛免疫检测中的基础手段,LADA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血糖水平、抗体检测等。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是LADA的一个重要特征,说明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是其胰岛素缺乏的原因,因此对所有新诊断怀疑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测,由此能够筛查出LADA患者。当然,对于家庭内一级亲属中患有1型糖尿病或者自身免疫疾病;属于非肥胖体型,体重指数BMI<25kg/m2;起病年龄在60岁以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结果阴性还不能完全排除LADA,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胰岛抗体的检查。
总之,血糖升高要注意胰岛免疫筛查,不要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误诊为2型糖尿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了解不同类型的麻醉剂及其用途 下一篇: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