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糖尿病足:如何发生,应如何预防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孙信英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及下肢组织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系统发生疾病,并由此引起对足部的供给不足,使患者足部感觉异样并出现溃疡、感染的表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肌腱和骨头的健康,造成了足部的坏死或者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特殊的表现,它也是糖尿病中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最严重的时候会使糖尿病患者死亡甚至致残。发病的患者一般是因为发病时间较长以及血糖长期得不到合理调节,且大多发生在中老年病人,很多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逐渐扩大,造成足部的溃烂、肢端红肿、变黑等。近年来,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在增加,为了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的患病,防治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以下内容主要介绍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1.诱发糖尿病足的原因
引起糖尿病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的因素。内在因素是由于神经病变,外在因素主要是下肢血管发生病变、感染等。
1.1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下肢体远端神经出现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造成足部的感染、溃疡,以及深层的组织破坏,出现手足麻木、皮肤针刺样疼痛、烧灼样疼痛或者虫爬感的症状,从而诱发糖尿病足。
1.2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也会引发糖尿病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会造成对血管的损伤,导致血管狭窄或者堵塞,从而引起下肢体缺血性疼痛。这种症状通常会出现在行走后或者静坐时,主要表现症状为手足冰凉、小腿出现疼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引起静息痛,就是在休息的状态下也会感觉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类似于冠心病患者所经历的胸痛。
1.3足或下肢感染
感染也是糖尿病足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及身体机能相对比较低,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的感染。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如鞋内有石子等硬物导致脚底的损伤、泡脚水温度过高导致的烫伤、蚊虫叮咬的咬伤等,都会导致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入,从而诱发糖尿病足。
1.4其他因素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这些因素也都可导致发生糖尿病足;足部的老茧、鸡眼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发感染,造成糖尿病足。
2.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的影响都非常大,预防糖尿病足非常有必要,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控制血糖
糖尿病足的诱发主要还是血糖较高引起的,想要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必须控制血糖在理想且合适的范围值内。饮食上患者需要注意每天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适量地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发现足部出现小型的创伤,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治疗,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呲格列酮片等,情况较为严重的建议选择注射胰岛素。
2.2足部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用温水进行泡脚,保持足部的卫生和清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后对水温不能有正确的感知,建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以免水温过高烫伤足部。冬天的时候注意足部的保暖,应该穿宽松、柔软、舒适的鞋子及袜子,减少足部的受压和摩擦,在锻炼的过程中,避免过度的运动导致足部的损伤。
2.3改善下肢循环
下肢血液循环不通畅也是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为了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要保证下肢的血液循环。吸烟是导致血脂高的主要原因,会严重地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导致下肢体组织坏死。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戒烟戒酒,以保证足部的健康。
2.4定期复查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足部的检查,包括足背动脉搏动、足部皮肤的温度、足部的感知等。一旦出现足部有异常的情况,如红肿、疼痛、皮肤损破等情况,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综上所述,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概念并不清楚,因此不能及时进行护理,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后果。因此,要加强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进行早期有效的预防从而制止这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给患者带来身体及生活的危害,从根本上抵制糖尿病足疾病的发生的可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