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肌梗死该如何护理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郑惠银
突发性的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表现有剧烈及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律失常、压榨性胸痛、严重的会出现休克及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突发心肌梗死时,需要积极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保证心肌细胞的供氧、供血,及时挽救心肌细胞、减少堵塞的面积,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的救治。以下内容主要介绍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
1.突发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在突发心肌梗死时候要把握住最佳的急救时间,应该立即拨打求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在等待期间,患者应该停止一切活动,第一时间进行平卧位休息,能够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尽量减少心脏的耗氧。在平躺后,患者可以尝试缓慢地吸气、呼气,将呼吸的方式调整为深呼吸,同时要放松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情的舒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2.突发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在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时,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比较多,比如,患者应该充分的休息、实时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等。
2.1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在此期间需要实时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尿量等。另外,还要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胸闷气短、恶心、意识丧失等症状,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防止在此期间发生感染以及合并并发症的情况。
2.2合理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应该少油少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另外,还要遵循低脂肪、低糖分的摄入,建议患者应该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2.3保证充足的休息
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早期必须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因活动引起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建议患者采用平卧或者半卧式的体位,保证充足的休息,尽量避免下床,在情况稳定后,在医生的监督下方可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
2.4心理疏导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这对患者恢复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医护人员及家属应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将不良情绪得以释放。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以及心肌负荷,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另外,患者恢复后期应该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突发性心肌梗死非常严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了解护理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病情得以恢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