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你到底吃对了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 姚静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作为中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中医药的煎煮和服用都是一门学问。很多人在吃药的时候,并不了解中药要在什么时候吃、吃几次。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吃得对、吃的时间正确,治疗的效果就十分显著。吃的错误,耗费精力、时间不说,经受了痛苦还得不到有效治疗。中药,你到底吃对了吗?
煎煳了中药仍能照样服用吗?
在煎煮中药过程中,由于中药熬制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会因为加水过少或者忘记时间导致中药煎干、甚至煎煳。部分人群为了避免忘记时间导致药汁煎干,在煎制中药的过程中会选择多加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如果没有煎煳的中药材,可以适量加水稍煮片刻服用。如果已经煎煳,则需要倒掉,重新煎制一副新的中药。煎煳的中药材成分遭到破坏,治疗效果降低。比如,煎煳后的荆芥会变成荆芥碳,失去解表作用,产生止血功效。
在煎煮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煎煳的药物一定要倒掉。如果坚持服用煎煳的药物,可能会因为药性的改变加重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服用中药时需要忌口吗?
中药治疗过程中的饮食禁忌包括病症食忌和服药食忌。病症食忌指的是根据疾病的性质忌口,比如,湿热病需要忌食辛辣煎炸食物,凉寒之症则需要忌食生冷食物。服药时的食忌要求很多,比如服药时不能喝浓茶,因为茶会与中药的阿胶、银耳等发生反应,降低疗效。
如果是热性病症,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不能吃辣椒。如果服用清热解毒、凉血滋阴等中药材时,要避免辛辣食物的食用,比如姜、蒜、胡椒、咖喱。部分芳香理气类中药材含有挥发油,会与鱼虾等海鲜、牛羊肉等气味产生反应,在服用此类中药时一定要注意忌口。如果是服用汤剂或者丸剂时,应尽量减少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
空腹饮用中药汤剂好吗?
在服用中药时,尽量以餐后服用为主。空腹饮用汤剂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反应。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尽量不要空腹饮用中药汤剂。
如果服用的是治疗胃溃疡等疾病的中药汤剂,这些中药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所以在服用的时候,最好在餐前30分钟空腹服用。
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听从医生的嘱托,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饮用汤剂,而且服用中药汤剂应尽量在温热状态下服用。
喝中药汤剂可以加糖吗?
中药有四气五味,中药汤剂通常具有苦、咸、酸、涩等多种味道,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中药苦涩的味道,尤其是婴幼儿。为了帮助儿童接受中药的味道,家长会选择放入蜂蜜或白糖增加甜味。适度增加蜂蜜能够起到润肺润肠的效果;适量添加白糖可调和及减轻药物的滋味,淡化某些药物的苦涩或盐味等不良气味,使其更易入口,提升服用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然而,需留心的是白糖的用量应适度,避免过量,一般推荐适用于无法忍受中药苦涩口感或对口感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有糖摄入限制要求的个体,在使用中药时应谨遵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在适当情况下用糖调汤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