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东营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梁拥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炎类型,其特征为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胃壁的萎缩性变化。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胃部组织修复,提高胃黏膜的抗损伤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一、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理和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中医药治疗的原理是调整胃脏功能、调和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引起,因此治疗时要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要原则,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内服常选用健脾化湿、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等,外治常使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艾灸、贴敷等方法,以促进胃脏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病情,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内关等,以调和脾胃、活血化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物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药物,内服药物主要是通过口服中药方剂来调理脾胃,常用的药物有养胃健脾、化湿和胃、活血化瘀的中药,比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能健脾益气,生姜、陈皮、泽泻等有行气化湿的作用,当归、红花、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外治药物多是一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如艾叶、丹参、川芎等,常用于艾灸、贴敷等外治方法中,这些药物综合使用,能够有效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症状,加速康复。
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饮食调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饮食上应遵循中医药的原则,即“清淡、易消化、少油腻、宜温和”,首先应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蛋等,避免过硬过粗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其次,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胃部不适,注意饮食温度,避免食用过烫或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要保持饮食的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过度,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的平衡。
四、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坚持规律就诊,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其次,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感染。另外,要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最后,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注意细节,坚持治疗,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