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请把睡眠还给医护人员!
陕西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内二科 李文婷
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工作强度大,过于疲劳,使得其睡眠质量普遍较低。当前,失眠已成为影响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而长时间睡眠不足,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探寻有效的干预手段,提高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至关重要。
1.睡眠障碍概述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一个人入睡、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身体疾病,其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很难持续、频繁醒来、睡眠不深等症状。睡眠障碍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精神压力、生理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其种类繁多,包括失眠症、不规律睡眠-觉醒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症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解决医护人员睡眠障碍的方法
2.1加强科学管理
医院工作环境比较嘈杂,工作量比较重,同时倒班制的工作安排,让医护人员作息时间缺乏规律性,影响睡眠。对此,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人员配置,平衡工作量,优化排班机制,尽量安排有规律的工作时间表,减少夜班和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轮班制度,确保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噪音和光线污染,尽可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来缓解其压力和疲劳,改善生物钟紊乱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2.2心理干预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通过培养正念来减轻压力、焦虑等问题。在治疗睡眠障碍中,该疗法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其借助医护人员自身的思想意识,创造性地应对相应的情境,其中呼吸导引(关注呼吸过程,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身体疲劳和紧张)、冥想(平静思绪,减少杂念,增强专注力)等为常用的技术,来降低焦虑、担忧和压力,从而帮助医护人员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2.3掌握睡眠技巧
为了改善医护人员的睡眠障碍,需要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首先,医护人员要形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尽可能每天在10点到11点之间睡觉,可调节生物钟。在睡觉之前,可进行一些简单、轻度的伸展活动,如转动颈部、伸展手臂等,来舒展肌肉,释放负面能量。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阅读书籍,听音乐等,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释放负面情绪。晚餐不宜吃的过饱,更不能加餐,需要健康饮食,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另外,泡脚也是一种很好的促睡眠方法,其能够放松肌肉,刺激脚穴,舒解疲劳,适宜的温度,还能引发愉悦情绪,且泡脚时,可加入一些洋甘菊等植物精油,缓解焦虑。
睡眠的好坏关系到躯体和心理的健康,特别是医护人员,肩负患者的生命健康,更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借助适宜方法有效解决睡眠障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