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患者中医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太原市中心医院 郝立新
一、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便秘是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老年便秘的发生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涉及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老年人因脾胃功能渐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肠道失去濡养,就此引起便秘。同时,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年老肾精渐亏,肾阳不足,导致肠道推动无力,也是老年便秘的重要原因。中医将老年便秘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型、阴虚型、血虚型和阳虚型。气虚型便秘表现为大便并不干硬,但排便困难,常伴有汗出、气短、乏力等症状;阴虚型便秘则以大便干结、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为特点;除大便干结外,血虚型便秘还可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阳虚型便秘则主要表现为大便不畅、腹中冷痛、畏寒肢冷。气虚者,益气润肠;血虚者,养血润肠;阳虚者,温阳通便;阴虚者,滋阴通便。
中医针对老年便秘的治疗和护理应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通过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滋阴润燥、温阳通便等方法,就此令患者的脏腑功能的平衡得以恢复,缓解便秘的症状。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应对患者情绪变化予以注意,在此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疑虑,保持乐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饮食调养的重要性也是中医护理所强调的,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状况。
二、饮食调理
宜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忌辛辣、煎炸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勿过食生冷。这些食物可能会使肠道负担加重,加剧便秘。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蔬菜和水果等,以使大便的体积增加,促进肠道蠕动。
老年人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水1500⁓2000ml。水分可以为软化大便提供帮助,使其更易排出。同时,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如决明子茶、蜂蜜柠檬水等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茶。
此外,饮食中应包含适量的粗粮和豆类,对于便秘的改善,这些食物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也应予以避免,以上食物可能导致大便干结,不利于排便。在中医的饮食调理中,食疗方案的推荐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提倡辨证施膳,改变既往不良饮食习惯。根据老年便秘的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食疗方。例如,食用黄芪炖鸡汤,可以使气虚型便秘患者补气润肠;食用黑芝麻糊或核桃粥可以使阴虚型便秘患者滋阴润燥;血虚型便秘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红枣、桂圆等养血食物;阳虚型便秘患者则适合食用羊肉、生姜等温阳食物。
三、生活护理
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对于老年便秘患者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坚持定时蹲厕。同时,应对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予以鼓励,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这些温和的运动可以使腹部肌肉的力量得到增强,促进肠道蠕动,为缓解便秘提供帮助。对老年便秘患者而言,情绪状态同样重要。肠道功能可能会因长期的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而导致紊乱。因此,为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心理支持,教授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维持情绪稳定。对于老年人的个体差异,还应在生活护理中予以注意,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例如,护理人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应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其能够安全、舒适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四、药物治疗与外治法
药物治疗与外治法相结合,在中医治疗老年便秘中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药物治疗根据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等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如黄芪、党参、生地黄、玄参、当归、红枣、肉桂、干姜等,以针对脏腑功能进行调整,使肠道蠕动得以促进。
同时,为避免副作用,需注意药物的剂量、煎煮和服用方法,并对疗效进行定期评估。通过非药物手段,其中包括按摩、艾灸、拔罐和中药敷贴、耳穴贴压等外治法能够通过经络传导,进行辅助治疗,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肠道动力。为确保安全有效,上述方法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
在实施治疗时,还需对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考虑,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在此同时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护理等辅助措施,形成综合治疗体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