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血液透析病人,要做好这5方面护理,或许能降低并发症

2024-07-30 08:40:49 湖南桑植县人民医院血透室 曾琪婷

湖南桑植县人民医院血透室 曾琪婷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血液透析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治疗方式,甚至有人将“需要血液透析”与“死亡”画上了等号。实际上,血液透析这种方式并不代表患者已经无药可治,反而可以有效地延缓患者的生命!那么,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对患者进行护理呢?

  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指的是一种借助相应的仪器将患者血液中的废物进行滤出,使患者的血液保持健康状态的安全、易行且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目前,血液透析通常应用在对尿毒症、脑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以及肾移植前的患者中,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另外,在对一些药物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高钙血症或溶血时血液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80毫克每升的患者的治疗中,血液透析对于缓解患者的状况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应注意什么?做好这5方面护理很重要!

  1.透析前的准备

  在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患者按照医嘱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一系列的身体检查、透析方案评估以及心态调节等。其中,身体检查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与身体状态,从而帮助医生进行透析方案的评估;透析方案的评估能够为患者量身制订最适合的透析方案,使患者的状况得到更好的控制;而心态调节则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对透析过程的影响,从而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血液透析。

  2.注意透析次数与时间

  在接受透析治疗的过程中,保障患者在每段时间内接受的透析治疗的次数与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需要根据患者透析前的肾功能以及治疗后的身体反应、容量状态等进行确定。例如,对需要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患者的透析频率与透析时长需要结合患者24小时的尿量进行判定,如果患者24小时尿量超过800毫升,则需要进行每周两次共计9小时左右的透析;如果患者的24小时尿量小于800毫升,则应当让患者每周进行三次左右共计15小时的透析。

  3.透析中血管通路护理

  血液透析需要在患者的身体上建立血管通路并导出血液,被导出的血液在净化后会经过通路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因此血管通路可以说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时候针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适当的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血管的穿刺针进行有效的固定,并防止患者随意活动留置针的部位,避免穿刺针发生脱落或移位;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应当观察患者的血管通路部位是否发生出血或肿胀等情况,如果有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才能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4.透析后体重观察

  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除了患者血液中的杂质与有毒物质会被分离外,患者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出现一定的流失,而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患者体重的下降。根据医学研究发现,透析患者每次透析后体重降低不能超过体重的5%,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危险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在患者透析后注意观察患者的体重,一旦患者的体重变化超出危险值就应当及时带患者前往医院。

  5.透析后饮食调整

  血液透析这种替代肾脏的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出现无尿现象,而这很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钾元素与磷元素无法排出,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发生高钾血症与高磷血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透析后还应当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限制患者在日常饮食中的磷元素与钾元素的摄入;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医生的吩咐限制患者的食盐、脂肪、蛋白质以及水分的摄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保持身体的健康。

  对一些肾功能受损甚至是尿毒症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维持其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的延长。因此,只有配合医生的血液透析工作,并且针对透析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人们才能更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病情状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