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心电图是如何检测心脏功能的?

2024-07-30 08:58:12 滨州市中心医院特检科 李秀征

滨州市中心医院特检科 李秀征

  心电图(ECG)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心电图不仅能帮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疾病,还能监测心脏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正确解读心电图结果,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电图是通过电极贴附在人体皮肤上,记录心脏在每次跳动时产生的电活动。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伴随着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这些电信号通过体液和组织传导到体表,被心电图机记录下来,形成特定的波形。心电图记录的这些波形,反映了心脏电活动的时序和强度,从而提供了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依据。

  二、心脏的电传导系统

  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这些结构共同协调心脏的电活动。窦房结位于右心房顶端,是心脏的天然起搏点,产生并传导电信号,引发心房收缩。电信号经过房室结传导到希氏束,再分为左右束支,传导至浦肯野纤维,引发心室收缩。这一系列的电活动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系列波形,反映了心脏各部分的功能状态。

  三、心电图的操作与记录方法

  心电图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患者、安置电极、连接心电图机和记录心电图波形。首先,患者需平卧在检查床上,暴露四肢和胸部,确保皮肤清洁和干燥。然后,在双腕、双踝和胸部特定位置贴上电极,并通过导联线连接到心电图机。启动心电图机,记录心电图波形,通常记录12个导联,包括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电极的正确安置和良好接触,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四、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心电图波形主要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即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即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即心室舒张;U波则较少见,通常在心电图上不明显。各波形的时限和振幅具有特定的正常范围,通过分析这些波形的形态和顺序,可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功能状态,发现异常的电活动,提示可能的心脏病变。

  五、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特别是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等,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心律的规律性和起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常表现为ST段和T波的变化,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缺血程度和部位。心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如左心室肥厚、右心房肥大等,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六、心电图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心电图在心脏功能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局限性。心电图只能反映瞬时的电活动,无法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全面信息。此外,某些心脏病变在心电图上可能无明显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等,进行综合评估。在使用心电图时,需注意电极的正确安置和接触,避免伪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