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中西医治疗脑梗死
康源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罗兰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我们经常将其叫作中风,主要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病症。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其的治疗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已经出现显著下降,但是致残率依然较高。因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治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西医治疗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吧!
脑梗死的西医常规治疗
在西医方面,脑梗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主要用于对于脑梗死的治疗、预防和后遗症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后期好转。
1.药物治疗:脑梗死通常是指脑部的血管组织发生了梗阻所导致的,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血管内的血栓脱落等原因造成的。对此,在西医的治疗中首先要考虑到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部血管的治疗。急性期符合适应证患者应及时给予静脉、动脉溶栓:常用药物如rt-PA、尿激酶。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如肝素、华法林。降纤治疗:药物有降纤酶、巴曲酶等。脑保护剂:包括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扩容治疗:避免使用扩血管药物。其他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丁基苯肽等药物。
2.手术治疗:紧急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外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及脑疝形成者,可去骨瓣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可行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及后颅窝减压术。
3.康复治疗: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制订短期及长期治疗方案。给予相关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低频及中频脉冲电等康复治疗。
中医对于脑梗死的辨证治疗:
1.首先给予患者辨证,后开出相应中药,进行双煎。将中药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水,进行煎煮,后大概煎取200毫升的药汁,每日分2次进行服用即可。
(1)中经络患者,出现①风痰入络证患者,方剂中药为半夏、茯苓、陈皮、白术、桃仁、红花、香附、青皮、延胡索、天麻、生姜、大枣、甘草等中药材,煎煮口服。②风阳上扰患者,给予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夏枯草、黄芩、山栀子、牛膝加减,煎煮口服。③阴虚风动患者,主要药物天麻、钩藤、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龙骨、牡蛎、龟甲、代赭石、牛膝、当归等药物加减,煎煮口服。
(2)中脏腑患者,①出现闭证患者:如痰热腑实证:给予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黄芩、全瓜蒌、桃仁、红花、丹皮、牛膝等药物加减煎服。如痰火瘀闭证,方中以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石菖蒲、郁金加减为主煎服。如痰浊瘀闭证常用药物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丹参、石菖蒲、胆南星、僵蚕加减煎服。②出现脱证患者,常用方中药物人参、附子、干姜、五味子、山萸肉加减煎服。
(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如风痰瘀阻证,方中药物天麻、胆星、天竺黄、陈皮、半夏、地龙、僵蚕、全蝎、远志、菖蒲、豨签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为主加减煎服。如气虚络瘀证,主要药物为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地龙、牛膝、桑寄生、杜仲加减煎服。如肝肾亏虚证,中药有干地黄、首乌、枸杞子、山萸肉、麦冬、当归、石斛、鸡血藤为主加减煎服。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来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帮助脑梗死患者减轻后遗症问题,具体针灸中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治疗。
对于舌强语塞或手足拘挛的患者,主要采用平肝息风、化痰通络的治疗,可以选取头维、率谷、风池、地仓、廉泉、外关、曲池、阳陵泉、悬钟、申脉等穴位;对于半身不遂、口唇歪斜的患者,主要采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的治疗,可以选取完骨、风池、风府、悬钟、丘墟、支沟、中诸等穴位;对于单侧上或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采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的治疗,可以选取曲池、外关、合谷、劳宫、肩髃、天泉、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太溪等穴位;对于出现多种症状,包括风阳上扰、痰湿阻滞、气血逆乱的患者,可以选用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穴位艾灸;对出现各种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来说,需要采取醒脑开窍的治疗,选取开四关、治三针的治疗方法,在极泉、内关、曲池穴、三阴交以及委中穴予以强刺激,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在治疗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需要综合考虑西医和中医的优势,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法,并且中医和西医治疗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既能提高患者身体自愈能力,又能缓解病痛,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维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