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知“沐足”,常乐“眠” ——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中药沐足治疗

2024-09-11 09:57:29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周丽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周丽群

  失眠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常见症状,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着易醒(夜间觉醒次数大于2次)、凌晨早醒、醒后难以入睡、总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以及伴有多梦、醒后疲乏等,临床上称为肿瘤相关性失眠又称为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癌因性失眠。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足上有许多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中药沐足这些穴位,可使药液直接透皮入穴,进入全身组织,通过体循环输布全身,直接或间接发挥药物疗效,调节脏腑功能,起到镇静安神、改善睡眠等功效。

  如何选用安神助眠沐足方?

  1.失眠伴有心烦,躁扰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者,可选朱砂安神方,达到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方中朱砂性寒可胜热,重镇安神;黄连清心泻火除烦;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养阴以配阳,可加黄芩、山栀、连翘,加强本方清心泻火之功。

  2. 失眠伴有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者,可选龙胆泻肝汤,达到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木通、车前子利小便而清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生地养血滋阴柔肝;甘草和中。

  3.患者如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足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可选黄连、黄芩、熟地黄、茯苓等药物煎成汤剂沐足,达到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熟地黄、茯苓滋补肾阴;黄连、黄芩直折心火。

  以上辨证方,以医生诊治后开具的药方为准。

  如何居家沐足?

  居家沐足可选用带保温按摩功能的沐足桶或者是全实木沐足盆,按医嘱依据辨证配制中药处方,将中药材打粉装包浸泡于热水中或将煎制好的药液放置到40℃左右倒入沐浴盆内沐足。在沐足时,保持水平面高于踝关节,水温调整和保持在40℃左右,每日睡前1小时沐足1次,30分钟/次;以患者后背微微出汗或是额头出汗为止,不宜大汗淋漓。

  中药沐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心肺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禁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者及妇女月经期间慎用。沐足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2. 防烫伤,药液温度不宜过热,水温一般以40℃左右为宜。糖尿病患者的泡洗温度适当降低。

  3.不宜在空腹时进行,沐足时会消耗人体的热量,空腹沐足容易引发低血糖现象的发生。

  4.睡前1小时沐足,每次30分钟,以后背微出汗或是额头出汗为宜,忌大汗淋漓;沐足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泡洗。

  5.足部皮肤有伤口时不宜沐足,以免诱发感染。

  6.沐足过程中及沐足后30分钟内注意保暖,必要时关闭门窗,避免感受风寒。

  中药沐足,主要是借助沐足泡洗时药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对足部经络穴位的刺激及局部皮肤透皮的吸收起效,既防止了注射或口服给药对肝、肾造成损害,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知“沐足”,常乐“眠”!肿瘤患者失眠难安,不妨试试中药沐足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