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痔疮:病因、症状与治疗
仪陇县人民医院(仪陇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姚长康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诊断经验。从中医角度看,痔疮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涉及饮食、生活习惯、情志、脏腑功能,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的不适,还会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视角下痔疮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1.中医视角下的痔疮病因
1.1饮食不节
长期食用辛辣、油腻、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过量饮酒,容易导致湿热内生,下注于肛门直肠,导致局部气血瘀滞,从而形成痔疮。
1.2便秘
长期便秘,大肠积热,粪便蓄积直肠,使肛门局部血行受阻,淤积成痔。另外,久忍大便,大肠积热,也是痔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1.3劳累过度
久坐久行,劳累过度,会使血脉不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浊气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
1.4脏腑虚弱
脏腑虚弱,特别是脾胃功能不健,容易致气血亏虚,气虚下陷,而产生痔疮。另外,外感风湿、内蕴热毒,也是导致痔疮的重要因素。
1.5情志因素
情志失调,例如喜怒无常,气血侵入大肠,结积成块,易生便血,进而形成痔疮。
2.中医视角下痔疮的症状
2.1出血和便血
痔疮患者可能在排便时或者排便后看到血迹,通常是鲜红色的,出血的症状轻重程度不一,可能是轻微的点滴状,也可能是严重的喷射状。
2.2疼痛不适感
内痔通常不会感到疼痛,外痔或者混合痔可能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患者会在排便时加剧,或者坐立不安时也会感到不适。
2.3肿物脱出
中晚期内痔的患者,由于痔核的不断增大,排便时内痔结节会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经肛门脱出。
2.4肛门瘙痒
痔疮还会导致肛门区域感到瘙痒和刺激,主要由于肛门分泌物、脱出痔核和周围皮肤受到刺激,皮肤终日潮湿,从而产生瘙痒感。
3.中医治疗痔疮的措施
3.1中药内服
常用的中药有槐角丸、补中益气丸、致康胶囊、痔康片,药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涩肠止血的功效,对于缓解痔疮的肿胀、出血、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3.2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包括坐浴、熏洗和涂药。常用的中药有黄檗、苦参、麝香痔疮栓、肛泰栓、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能够直接作用于痔疮病变部位,起到活血消肿、止痛止血、收敛止痒的作用。
3.3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痔疮,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痔疮的不适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承山、二白、承扶、会阳。
3.4外敷和塞药
外敷和塞药将具有消肿痛、收敛止血、祛腐生肌功效的药物外敷于患处,或者将药物制作成栓剂塞入肛门内,可以直接作用于痔疮部位,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
综上所述,痔疮虽为常见病、多发病,但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保持饮食有节、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痔疮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