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中作业治疗(OT)是什么,你知道吗?
2024-11-12 16:31:07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刘继红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刘继红
康复医学中的作业治疗(OT)为专业的康复疗法,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且作业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多个年龄段和各种类型的疾病,于患者的各项机能的恢复影响深远。那么,康复医学中作业治疗(OT)是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什么是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简称OT,旨在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善个体的功能能力,而作业治疗的内容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脑血管病偏瘫后的康复治疗包括上肢康复OT、下肢康复PT等。
在制订治疗方案期间,会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结合评估结果制订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各种手工艺活动、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以及认知训练,帮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步恢复或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业治疗为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多用于身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作业治疗的基本内容
肩关节CPM训练 在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康复过程中,肩关节的CPM训练至关重要,其借助机械设备模拟正常的肩关节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在无痛状态下逐渐恢复肩部的活动范围,减少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在治疗过程中设定不同的运动模式和速度以适应患者的具体需要,能够保障治疗过程高效又安全。除了提高肢体功能外,CPM训练还能够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的整体康复。
功能性作业活动训练(上肢,手功能训练) 在脑血管病偏瘫后,患者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功能性作业活动训练侧重于上肢和手的功能恢复。在上肢的训练过程中精心设计适合患者的活动,如开展推、拉、提等动作的练习,帮助患者恢复手臂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手功能的恢复训练中动作更为精细,患者在治疗师的引领下开展握、捏、抓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并模拟使用勺子吃饭、穿衣系扣子等生活情境,能够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手部的灵活性和精确度。在训练过程中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恢复程度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认知训练 脑血管病偏瘫后的作业治疗中,认知训练为关键一环,其能够改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在过程中记忆训练为重中之重,治疗师为患者设计卡片游戏、数字序列等记忆游戏和活动,在记忆练习中恢复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逐步提升患者的记忆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注意力训练,借助听音乐并回答问题、完成拼图任务等活动,逐步提高患者对细节的集中和持久性。而思维训练也多借助逻辑思维题、图形推理展开,能够强化患者的思维能力。
下肢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偏瘫后患者常面临下肢功能障碍的问题,而作业治疗中的下肢康复PT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下肢康复PT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其中肌力训练指通过使用器械或自身体重进行抗阻力训练,以增强大腿、小腿和髋部的肌肉力量,能够提高患者的站立和行走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而平衡训练以单脚站立、踏步练习等平衡练习为主,能够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使其稳定地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科普 下一篇:孕妈必看:促进自然分娩之分娩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