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老病暗相催,辛酸竟为谁——重症肌无力科普

2024-11-14 09:19:52 安徽铜陵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程乐平
安徽铜陵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程乐平
       重症肌无力这一病症于多数人而言较为陌生,但是其却是真实存在且不容忽视的慢性疾病,身体各项机能的衰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肌肉失去往日的力量,每一次的抬臂、抬腿都像是在与无形的重负抗争。这种疾病的特点是症状时好时坏,常常让人感到无休止的循环。犹如站在一个漩涡中,患者在每一次“稍微好转”后,都要面对再次回落到虚弱的境地,这种反复无常的体验让患者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摇摆不定,造成深深的心理负担。
       那么,究竟什么是重症肌无力呢?重症肌无力如何治疗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影响神经与肌肉之间的通信,使得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病症通常表现为肌肉力量的逐渐丧失,尤其是患者在活动后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而在休息后症状则会有所缓解。因患者的神经末梢无法正常释放足够的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为关键的神经递质,主要负责传递信号从神经到肌肉,缺乏乙酰胆碱时神经传导过程受阻,肌肉无法接收到启动收缩的信号会导致肌肉弱化。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什么?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反应,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基因遗传、环境因素等因素都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触发。
       另外,经由研究调查表明,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并无明显的家族史,但是遗传因素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加患重症肌无力的风险。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导致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如病毒感染、暴露于特定化学物质,因重症肌无力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其病因存在差异。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患者眼睑下垂为重症肌无力的显著特征,其会导致患者视线受限,出现双视或视力模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除却眼部问题外,说话困难、吞咽障碍以及呼吸急促也是重症肌无力的典型表现,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还会逐渐加重。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通常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及其发生规律,并进行身体检查。如应用新斯的明(Edrophonium)药物,其可暂时改善肌无力症状,帮助支持诊断。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如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抗MuSK抗体),这些抗体是重症肌无力的特征标志。肌电图和重复神经刺激试验能评估神经对肌肉的刺激能力,进一步支持诊断。胸部CT或MRI可能用于检查胸腺的状态,因为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胸腺肿瘤或肿大。
       重症肌无力如何治疗呢?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即对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发挥药物的作用以改善症状;免疫疗法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如使用皮质类固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而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方法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患者重症肌无力的症状。针对更为严重、顽固的病症,采取胸腺切除术开展治疗,通过切除胸腺避免其在特殊情况下制造出攻击自身组织的抗体。在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过后,患者需开展康复训练,借助物理治疗和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症肌无力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疾病,它也给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带来巨大的压力。虽然医学在不断进步,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对许多患者而言,面对这个病魔,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旅程。理解这种疾病的可怕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持患者,也在社会上提升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和关怀。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大部分人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适度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疲劳和潜在的风险。患者通常应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避免症状恶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