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妙手回春”让疏松的骨头“硬”起来
广东潮州凯普康和医院 李泽钿
在生活中,大家或许见过这样的老人:轻轻咳嗽一声,就感觉背部疼痛难忍;弯腰去捡个东西,起身时就得小心翼翼、慢慢悠悠,仿佛身上的骨头变得异常脆弱一样。这其实就是骨质疏松在作怪,它就像一个“无声的杀手”,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骨骼健康,尤其偏爱中老年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痛苦。
中医眼中的骨质疏松 在中医理论里,肾主骨生髓,骨头的强壮都与肾脏精气盛衰密切相关。人上了年纪,肾中精气便会逐渐亏虚,骨头也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像土地失去肥沃的养分,慢慢变得疏松起来。同时,脾胃虚弱则会影响营养吸收,气血生化无源,不能温养骨骼,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医调理骨质疏松,重点就在于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从根源上改善骨头的营养供给,增强其韧性和强度。
中医如何应对? 对此,中医有多种方法来对抗骨质疏松。在饮食调理上,会推荐患者多吃些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桑葚等,这些食物入肾经,能补肾精,为骨头生长提供物质基础。还有山药、芡实、小米等健脾益胃食材,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保证营养吸收转化。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补肾的中药来调理身体,如熟地黄、淫羊藿、骨碎补等,就能给骨骼的“根基”注入能量,增强骨骼的内在力量。
除了饮食和内服中药外,中医还有不少外治的妙招。其中,按摩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肾俞穴、命门穴、涌泉穴等,便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让营养物质更好地输送到骨骼,增强骨骼的活力。而且,艾灸也能发挥神奇的作用,艾灸所产生的温热刺激,能有效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改善骨骼局部的血液循环很有帮助,就像给骨骼做了一次温暖的“护理”,缓解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等不适症状。
生活中的防与治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改变来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在饮食上,要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让骨骼“吃饱喝足”。在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这类舒缓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强筋健骨,还能放松心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中医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从内到外,全方位地呵护着我们的骨骼健康。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中医的养生理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让疏松的骨头重新“硬”起来,享受健康、有活力的生活,不再被骨质疏松这个“麻烦精”所困扰,优雅地迈向幸福的晚年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