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

2025-01-15 11:28:39 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熊婉芳

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熊婉芳

  当亲人被推进手术室,那扇紧闭的门就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亲人在外面满心担忧与牵挂,患者在里面经受疗愈。手术室,这个挽救生命、对抗病魔的关键战场,其实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熟知的护理安全隐患。不过大家也别担心,了解它们并知道该如何防范,便能让我们在面对手术时多一份安心。

  手术室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人员沟通的潜在风险

  手术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等众多人员是需要紧密协作的。但如果沟通不畅,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手术前护士没有准确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部位等关键内容,就可能导致手术部位错误这一严重后果。再或者医生在手术中下达口头医嘱,由于环境嘈杂、护士精神紧张等原因,可能出现的听错或记错药品剂量、名称等情况。

  患者转运中的危险

  从病房到手术室的转运过程也并非一路坦途。患者可能就会因为病情不稳定,在转运途中出现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而随行的医护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十分危险。另外,转运设备若是出现故障,如担架车的轮子卡顿、氧气瓶阀门松动等,也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风险。

  物品管理不善隐患

  而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敷料等物品繁多,如果管理混乱,后果不堪设想。手术器械若是没有严格消毒,就可能将病菌带入患者体内,引发术后感染,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还有可能出现手术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的情况,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后续还需要再次手术取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防范策略构建安心手术室

  为了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隐患,手术室中就要有一系列严格的防范措施。首先,在人员沟通方面,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沟通流程和话术,比如,在核对患者信息时,医护人员要反复询问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信息,并与病历资料仔细比对,而且重要的医嘱还应进行书面记录和双人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对于患者转运,则应提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且定期检查转运设备的安全性,确保转运过程平稳、安全。在物品管理上,还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保证每一件手术器械都要经过规范的消毒流程,手术前后还需多次清点器械、敷料数量,防止遗漏。

  综上所述,手术室里的这些护理安全隐患虽然存在,但通过科学、严谨的防范措施,医护人员们便能够为患者筑牢安全防线,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作为患者家属,了解这些知识,也能更加放心地将亲人交给手术室里的白衣天使们,共同期待手术的顺利成功和患者的平安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