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成因与日常保健方法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刘建春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膝、髋、踝等负重关节。其特征为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伴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不仅会导致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间关节僵硬等症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将介绍骨关节炎的成因与日常保健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骨关节炎的成因
骨关节炎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软骨代谢异常、酶的作用、人体营养变化、化学成分的改变、关节损伤、外界环境、解剖结构异常、肌肉无力、肥胖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多个方面。
软骨代谢异常:软骨基底部位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代谢活力增强,导致调节机制的紊乱,进而引发骨关节炎。软骨是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缓冲和润滑作用,一旦软骨受损,关节的摩擦增加,加速退行性变。
酶的作用:骨关节炎症往往伴随着滑膜炎症,导致关节内压力升高,酸性磷酸酶等分泌增加,这些酶会损害软骨,使其逐渐退化。
人体营养变化:营养不足会导致关节内滑液量减少,细胞增殖受到影响,软骨损伤不易修复,逐渐转变成骨关节炎。特别是消化吸收不良和长期腹泻的患者,营养不良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
关节损伤:频繁的关节软骨损伤会导致损伤难以修复,软骨逐渐发生性质变化,诱发骨关节炎。如频繁抬举重物、蹲、跪等动作都可能造成关节损伤。
外界环境: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尤其是寒冷因素会引起关节血液循环障碍,从而诱发骨关节炎。寒冷环境下,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关节营养供应不足,容易引发炎症。
骨关节炎的日常保健方法
骨关节炎的日常保健方法包括注意营养、保暖、适当运动和防治贫血等方面,这些方法能够消退关节软骨下的水肿,促进损伤和缺损的软骨修复,减轻骨关节炎症状。
注意营养:长期腹泻、消化吸收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骨代谢,加速关节软骨退变。因此,有胃病、胆道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者要及时治疗,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D和钙等营养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护关节健康。
注意保暖:受凉受寒是骨关节炎的发病诱因,因此要注意保暖。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内,要防止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夏季使用空调或电风扇时,应避免直接对着膝关节吹。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推荐进行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加强股四头肌等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训练,有助于提升关节的稳定性。
防治贫血:贫血者或长时间月经过多、痔疮出血者应及时治疗。中医认为“血不养筋”会导致全身关节痛,膝关节的酸痛常常最先发生。因此,保持充足的血液供应对于维护关节健康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阿片类药物、氨基葡萄糖抗炎药等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软骨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误用。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等,能够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软骨修复。但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损伤。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清理术、关节置换术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手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风险。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软骨代谢异常、酶的作用、人体营养变化等多个方面。通过注意营养、保暖、适当运动、防治贫血等日常保健方法,能够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和物理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希望上面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骨关节炎,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