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肠瘘术后护理,观察渗漏要仔细!

2025-04-10 11:58:41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庞丽萍

  肠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指的是肠道与其他器官或体腔(如腹腔、皮肤等)之间异常的连接通道。肠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并发症、创伤、肠道肿瘤等。对于那些接受肠瘘修复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肠瘘术后渗漏的观察和处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肠瘘的形成及手术治疗

  肠瘘的形成一般分为外瘘和内瘘两类。外瘘指的是肠道内容物通过瘘口排出到体外,常见于手术后创口感染或肠道坏死等情况下。内瘘则是肠道与其他器官如膀胱、阴道等形成异常通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肠瘘,修复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关闭瘘口,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

  然而,肠瘘手术的难度较大,且手术后渗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渗漏指的是术后肠道内容物通过未完全愈合的区域漏出到体腔或创口,可能导致腹腔感染、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的关键之一就是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渗漏问题。

  肠瘘术后渗漏的风险及原因

  手术技术不当:手术过程中如果肠道修复不彻底,或者手术时肠壁的血流供应不足,可能导致瘘口没有完全闭合,进而出现渗漏。

  术后感染:术后细菌感染是导致渗漏的常见原因,感染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导致缝合处的愈合受阻。

  肠道张力过大:术后肠道的张力过大,特别是在肠道连接处,容易导致缝合线松动,从而引发渗漏。

  营养不良:患者术前或术后营养状况不良,影响伤口的愈合能力,可能导致修复不充分。

  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因血糖不稳定、免疫力低下,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增加渗漏的风险。

  术后活动过度:术后患者过早活动或体位不当,可能使修复的肠道受到外界压力,从而发生渗漏。

  肠瘘术后护理的关键点

  观察渗漏情况

  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渗漏液体的颜色通常是黄色、绿色或褐色,具有强烈的臭味,尤其是含有肠道内容物时。

  分泌物的数量和变化:分泌物的数量增多,或者突然出现大量分泌物,都是渗漏的警示信号。

  创口的红肿和热感:局部创口出现红肿、发热,可能是感染的表现,需及时处理。

  腹痛和胀气: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腹痛或腹部胀气,可能表明腹腔内发生了感染或积气,应及时就医。

  保持创口干燥清洁

  创口护理:每日观察创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定期更换敷料时,应避免污染,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腹腔引流管的管理:如果术后使用了引流管,应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气味,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液体滞留引发感染。

  控制感染与抗生素应用

  抗生素的使用:如果患者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局部红肿等,需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抗生素方案。

  定期检查血常规: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营养支持与增强体质

  高蛋白饮食:提供高蛋白饮食,以帮助组织修复。蛋白质是修复肠道和其他组织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A、锌等,它们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加速创口愈合。

  合理的液体管理:避免过度输液,同时也要防止脱水,保证患者的体液平衡。

  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体温:体温的升高可能是感染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早期活动:适当的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过度运动,避免加重肠道压力。

  肠瘘术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术后应定期回医院复查,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评估肠道的愈合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心理支持:肠瘘患者在术后常常会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如对疾病的焦虑、对生活质量的担忧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结语

  肠瘘术后的护理是一项细致入微且至关重要的工作,术后渗漏的观察尤为关键。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做好创口护理、预防感染和提供营养支持,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恢复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