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糖尿病不只是高血糖:从饮食到运动的管理

2025-04-22 10:42:59 柳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 李锦华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血糖高嘛,少吃点甜的就对了”。但您知道吗?糖尿病可远远不止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就像一台精密的汽车,发动机出问题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故障,糖尿病带来的全身性影响,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危险。

  糖尿病到底是什么病?可不是单纯“尿里有糖”!

  先讲个小故事:张阿姨去年查出糖尿病,她每天按时测血糖,只要数值正常就觉得自己“没事了”。结果最近突然视力模糊,检查发现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医生问她:“您是不是只盯着血糖?”张阿姨一脸茫然:“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问题吗?”

  其实糖尿病本质上是人体代谢系统的一场“连环车祸”。我们身体里有位勤劳的快递员叫胰岛素,负责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送进细胞当能量。当这个快递系统出问题——要么快递员不够(胰岛素缺乏),要么快递员敲门没人应(胰岛素抵抗),血糖就会在血管里堵车。长期堵车不仅伤马路(血管),还会殃及周边的建筑(各个器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4亿,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位患者。更惊人的是,约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这个数字比单纯的“高血糖”可怕得多。

  高血糖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暗箭更危险!

  血管系统的“温水煮青蛙”

  想象血管是家里的水管,长期高血糖就像往水里倒糖浆。糖分结晶会让水管内壁变得粗糙,脂肪斑块像水垢一样越积越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中风风险增加2-3倍。这些变化悄无声息,可能某天突然就“爆水管”了。

  神经系统的“慢性谋杀”

  高血糖会慢慢“腌渍”神经纤维,就像把电线泡在糖水里。患者可能出现手脚麻木、疼痛,甚至像李大叔那样:洗脚时被烫伤都感觉不到。更可怕的是自主神经受损,可能导致吃饭后低血压、排尿困难、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

  器官的“连锁崩塌”

  眼睛:每3个失明患者就有1个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我国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一半。足部:全球每30秒就有一条腿因糖尿病足被截肢。

  代谢综合征的“团伙作案”

  糖尿病很少单独行动,它常带着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组成“四大恶人”。数据显示,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肥胖,60%合并高血压。这些疾病相互勾结,加速身体各系统的崩溃。

  打赢糖尿病战役,需要“海陆空”联合作战

  监测要全面:别只盯着血糖仪

  建议每位“糖友”备好三件套: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

  每3-6个月还要查。

  治疗要立体:药物不是万能钥匙,要结合日常饮食、科学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改造:最好的“天然药物”,吃饭学会“挑食”:把白米饭换成杂粮饭,吃鸡肉去皮,炒菜改用橄榄油。记住口诀:“一拳头主食,两拳头蔬菜,一巴掌蛋白质”。运动要“见缝插针”:每天快走30分钟,看电视时做靠墙蹲,上班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3分钟。睡眠是“隐形良药”: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打鼾严重的人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些认知误区,可能正在害你!

  “血糖正常=痊愈”?

  错!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就像高压锅关火后余温还在。王伯伯停药3个月后突发心梗,就是血的教训。

  “无糖食品随便吃”?

  警惕!某品牌无糖饼干实测热量比普通饼干还高,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照样转化为葡萄糖。

  “打胰岛素会成瘾”?

  谣言!胰岛素是身体本就需要的激素,就像缺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

  “瘦人不会得糖尿病”?

  误区!约20%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正常,内脏脂肪超标更危险。

  最后我想说的是:单纯降血糖远远不够,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血压管理×血脂调节×体重控制×定期筛查。下次体检时,别只顾着看血糖值,记得把血脂四项、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都安排上。毕竟,我们的身体不是血糖仪,而是一台需要全方位保养的精密仪器。管住嘴不是不吃甜,迈开腿不必跑马拉松,定期查不要等难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