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第一次骨折没经验,这份骨折术后护理适合你!

2025-04-23 15:16:47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 叶怡婷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意外跌倒或受伤骨折。而对第一次经历骨折手术的普通人来说,术后恢复如同一段未经预习的课程,很容易在细节处理上出现疏漏。

  本文将为骨折后的护理提供细致的指导方案,避开那些医生可能顾不上详细解释日常照料要点。而预先了解这些知识,就能有效减少康复期间的不必要困扰。

  术后护理五大基础原则

  骨折后的伤口管理要注意什么?

  手术切口在术后3天内必须要保持干燥无菌,这时候的纱布需要每天由医护人员更换。如果发现纱布被分泌液浸透或产生异味,大家千万别想着节约材料自行处理,必须前往医院让专业医疗人员查看。超过72小时后才允许使用防水保护膜进行局部清洁,但切忌直接用水流冲击伤口区域。由于每个人的皮肤敏感度差异极大,消毒药水的类型选择更要严格遵照医生的个性化方案,那种所谓别人推荐的特效药膏反而可能会造成过敏反应。

  镇痛药物该怎么合理使用?

  麻醉效果消退后4小时内要及时服用首剂止痛药,别等痛感强烈再补救。而长效缓释片则需要定时定量服用,不然自行调整剂量就可能影响骨折端的愈合观察。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止疼药都会刺激胃黏膜,在午间用药建议大家要搭配燕麦粥这类温和食物一块食用。当连续用药超过5天后,如果仍有反复抽痛的情况,可能就是骨折部位出现了特殊变化,此时药物调整就需要配合影像检查结果进行。

  术后饮食调节的核心要领

  而术后3周是骨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补钙绝非单纯喝牛奶就能解决。推荐大家在正常的膳食基础上,每日增加蒸软的西兰花与芝麻粉这类富含维生素K的食材,它们能帮助钙质定向沉积在骨折部位。不过要警惕过量蛋白质摄入反而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肉类摄入建议控制在每餐120克以下,中老年患者的食谱还要兼顾软化血管需求,可以考虑在骨头汤中加入适量的黑木耳。

  怎样安排复健活动的时间段?

  术后前5天要以静养为主,但第6天开始就要每天进行3次10分钟的远端关节活动。比方说上肢骨折要转动手指关节,小腿骨折需活动脚踝。这类轻微运动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并维持肌力。动作幅度则要严格控制在无痛范围内,任何引发肌肉颤抖的动作都要立即终止。通常术后一个月就可以开始针对性的力量训练了,但具体的负重标准需要通过X光片来判断骨痂状态。

  容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细节

  床垫也不宜过软,否则就会很容易形成异常受力点。建议大家在腰部和膝盖下方放置记忆棉小枕,这种支撑方式能帮助保持骨折部位的生理轴线。浴室拖鞋必须选择全包款式,避免用前开式拖鞋增加二次摔倒的风险。衣物更换尽量找别人协助,独立完成的话就可能导致骨折端出现扭矩。秋冬季节还要特别注意衣袖和裤腿别太紧,不然局部水肿便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危险信号的识别技巧

  简单来说,半夜突然发作的剧烈跳痛有时也不是单纯的伤口疼痛,很可能提示着远端组织的供血不足。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状的变色时还要立即联系医生,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血管受到压迫。如果石膏固定部位的手指/脚趾出现触觉衰退,则必须立即剪开石膏绷带进行松解。而伤口边缘的片状红斑超过半厘米宽且呈现放射状扩散时,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皮肤过敏反应,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行。当使用固定支架后仍能感受到骨折处的轻微错动感,就意味着固定装置需要重新评估,大家要及时进行检查。

  长期随访的重要时间节点

  拆线后首次复查建议安排在术后第14天,这时候一般就能看到初步愈合的迹象了。门静脉超声波检查最好在术后第3周完成,用以排查形成中的深静脉血栓。在术后6个月左右还要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测,此时的数据能够切实指导后续运动强度的调整。必要的话,每年换季时还要做一次骨骼肌力量评估,以预防对侧肢体的代偿性劳损。

  综上所述,面对术后漫长的康复之路,任何急于求成的情绪都可能让恢复过程陷入停滞。认真执行每个阶段的护理方案,保持与主治医生的定期沟通,这些看似刻板的流程其实都充满了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