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玛伐凯泰,开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新篇章

2025-04-28 09:36:05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黄银妹

  在心血管疾病的领域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疾病。国外报道肥厚型心肌病人群患病率为200/10万,我国有调查显示国内患病率为80/1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心肌异常肥厚,导致心脏流出道梗阻,影响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过去,针对oHCM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玛伐凯泰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开启了治疗的新篇章。

  认识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非对称性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明显,异常肥厚心肌突入左心室腔,造成血流通道阻塞,并产生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当患者LVOTG≥30mmHg时,临床诊断为oHCM。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劳力性困难;胸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劳力性胸痛,这是因为心肌肥厚导致心室舒张受损和需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所致;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心悸,即感觉到心跳异常,这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引发的心律失常所致;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猝死,这是oHCM最为危险的后果。长期患病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

  在玛伐凯泰出现之前,治疗oHCM的药物有限,常用的有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它们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减轻流出道梗阻,但对于部分患者效果并不理想,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动过缓,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低血压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侵入性治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等),外科手术如室间隔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肥厚的心肌来解除梗阻,该治疗手段对术者和治疗机构都有较高的要求,存在治疗相关并发症风险,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介入治疗如酒精室间隔消融术,虽然创伤相对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房室传导阻滞等。

  玛伐凯泰的作用机制

  玛伐凯泰是一种新型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截然不同。心肌肌球蛋白是心肌收缩的关键蛋白,在oHCM患者中,心肌肌球蛋白的活性异常增强,导致心肌过度收缩,加重流出道梗阻。玛伐凯泰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心肌肌球蛋白上,调节其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过度“活跃”的心肌装上了一个“刹车”,让心肌收缩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使心脏能够更有效地泵血。

  玛伐凯泰的治疗效果

  众多临床试验表明,玛伐凯泰在治疗oHCM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许多患者在使用玛伐凯泰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能够进行更正常的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提高。从心脏功能指标来看,它可以有效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这是评估oHCM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压力阶差的降低意味着流出道梗阻得到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得到恢复,且玛伐凯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心肌肥厚,使心脏结构逐渐趋于正常,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玛伐凯泰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在安全性方面,玛伐凯泰总体耐受性良好。不过,像任何药物一样,它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但通常症状较轻,且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缓解。在使用玛伐凯泰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以便医生及药师及时了解药物疗效和患者的心脏状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对玛伐凯泰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结语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曾经让许多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而玛伐凯泰的出现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曙光,且玛伐凯泰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玛伐凯泰独特的作用机制、显著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对良好的安全性,为oHCM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