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突发癫痫别掰嘴!90%的人都做错了急救

2025-05-30 14:07:29 贵港市人民医院 梁小花

  在日常生活中,癫痫发作的场景常常令人感到恐慌与无助,当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时,很多人出于好心,会立刻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比如强行掰开患者嘴巴、按住抽搐的肢体,然而,这些看似正确的行为,不仅无法帮助患者,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事实上,90%的人在面对癫痫发作时,都陷入了急救误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癫痫急救的真相,学习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

  癫痫发作:大脑异常放电引发的危机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有条不紊地传递信息,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但当癫痫发作时,神经元突然出现异常的、过度的放电,打破了大脑的正常节律,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癫痫发作类型多样,最常见的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发作”,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进入阵挛期,出现四肢有节律的抽搐,同时可能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等症状。还有一些发作类型症状相对不典型,如失神发作,患者会突然发呆、眼神空洞,持续数秒后自行恢复。

  发作时,患者的大脑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异常放电还可能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暂停或不规则,同时,肌肉的强烈收缩会使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发生跌倒、撞伤等意外,而错误的急救方式,往往会加剧这些潜在风险。

  常见急救误区:好心办坏事

  强行掰开嘴巴

  很多人认为,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咬舌自尽”,所以要赶紧用筷子、勺子或手指撬开嘴巴,放入物品防止咬舌。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极其危险。癫痫发作时,患者的咬肌处于强烈收缩状态,力量极大,强行掰嘴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导致患者牙齿断裂、脱落,碎片误入气道引发窒息;同时,施救者的手指也可能被咬伤。而且,咬舌的情况并不常见,即使发生,一般也只会造成轻微损伤,不会危及生命。

  用力按住抽搐肢体

  看到患者抽搐,不少人会下意识地用力按住其肢体,试图让抽搐停止。然而,癫痫发作时的肌肉收缩力量远超常人想象,强行按压不仅无法阻止抽搐,反而可能造成患者骨折、脱臼。此外,过度的约束还会让患者感到更加紧张和痛苦,延长发作时间。

  往嘴里塞东西

  除了强行掰嘴,往患者嘴里塞入毛巾、药片等物品也是常见误区。这些物品可能会阻塞气道,阻碍呼吸,增加窒息风险。而且,在患者意识不清的状态下,强行喂药不仅无法发挥药效,还可能导致药物误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

  科学急救:冷静应对,守护生命

  当遇到癫痫发作时,我们要保持冷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科学急救:

  确保环境安全

  第一时间将患者周围的尖锐物品、热水瓶、桌椅等危险物品移开,避免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受伤。如果患者处于马路上、楼梯边等危险区域,应小心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但注意不要过度搬动或摇晃患者身体。

  让患者侧卧

  将患者翻转至侧卧位,这样可以使口腔内的分泌物顺势流出,防止误吸和窒息。同时,解开患者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佩戴眼镜、假牙,也应及时取下。

  记录发作时间

  用手机等设备记录患者的发作过程和持续时间,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一般来说,癫痫发作持续1-3分钟后会自行停止,如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连续发作、发作后意识未恢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强行唤醒

  在患者发作过程中,不要大声呼喊、摇晃试图唤醒患者,也不要掐人中,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帮助,还可能干扰患者的自然恢复过程。

  关爱癫痫患者:消除误解,给予支持

  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还可能面临社会的误解和歧视,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癫痫,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急救知识,消除对患者的偏见,对于身边的癫痫患者,要给予理解和关爱,鼓励他们积极治疗、规律服药,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普及癫痫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