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治疗护理时如何避免并发症
当患者心肺功能濒临衰竭时,体外膜肺氧合(ECMO)如同“生命守护者”,以人工心肺替代患者器官运转,为抢救争取时间。不过该技术存在风险,治疗护理需精细操作、严密监测并做好并发症预防,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守护患者生命。
警惕出血风险 ECMO运行期间需用抗凝药物防止管道内血液凝结,这药如同双刃剑,既能保护管道,又会增加出血风险。当患者出现牙龈渗血、皮肤瘀斑或尿液颜色发红等状况时,需格外留意。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敏锐观察,随时关注患者凝血功能、口腔黏膜、皮肤状况及引流液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出血,需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用量,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操作,比如减少抽血次数,谨慎选择采血部位,从而降低出血概率。整个护理过程都要细致入微,在维护管道通畅的同时,严密防范出血情况的发生。
预防感染 ECMO管路是维系患者生命的人工心肺通路,一旦被细菌、病毒入侵,很容易引发严重感染。日常护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规范穿戴无菌手套和隔离衣,为这条“生命通道”建立坚实的防护。同时,要定期更换管路敷料,让置管处保持清洁干燥,密切关注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另外,要实时监测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要是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需立刻开展抗感染治疗,以保障ECMO管路这一关键生命通路安全运行。
防止血栓形成 即便使用抗凝药物,血液在ECMO管道内长时间流动仍有血栓风险。若血栓脱落至肺、脑等器官,后果不堪设想。为预防血栓,医护人员需定时核查ECMO机器参数,确保血流速度正常,避免血液在管道中淤滞。同时,要定期为患者做超声检查,监测血管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指导其进行适度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就像给血液增添动力,让其流动更顺畅,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的概率。
关注器官功能 ECMO仅为心肺功能的临时替代方案,患者其余器官的功能同样不可忽视。长时间运用ECMO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致使尿量减少、电解质失衡。护理过程中,需精准记录患者的出入水量,如同为身体“水库”做好收支账目,同时密切监测肾功能相关指标。除此之外,还要留意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仔细观察其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各器官功能的稳定。
ECMO治疗护理如同精密的生命保卫战,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唯有细致监护、规范操作、科学照护,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助力患者跨越生命难关,驶向康复彼岸。这需要医护人员以专业与耐心,为生命续航筑牢每一道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