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亢到底吃不吃药?
妊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准妈妈们在感受小生命生长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一些常见妊娠期疾病的威胁,妊娠期甲亢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妊娠期疾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孕妈妈害怕吃药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都选择不吃药?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为了加深大家对妊娠期甲亢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妊娠期甲亢到底吃不吃药?
什么是妊娠期甲亢
所谓的甲亢其实就是指人们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腺体自身产生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了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升高,从而导致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等系统的兴奋和代谢亢进。也就是说,人体内一种名为“甲状腺激素”的物质含量过高,破坏了人体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系统,导致人体“生病”。女性在妊娠这一特殊时期,甲状腺比较活跃,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发生较大的生理变化,导致妊娠期甲状腺增大,出现妊娠期甲亢。
妊娠期甲亢的症状
甲亢的一般征象及症状:精神紧张、颤抖、心动过速、排便频繁、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甲状腺肿、失眠、心悸、高血压。Graves病可能发生在怀孕的各个阶段,其显著特征为眼部疾病(包括眼睑延迟、眼睑萎缩)以及皮肤疾病(包括局部或胫前黏液水肿)。而GTT多发生在妊娠早期(8-10周),主要表现为妊娠剧烈呕吐。妊娠期甲亢和孕妇的正常生理反应很相似,所以很多人会把甲亢误认为是孕妇的正常生理反应。
妊娠期甲亢的危害
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状况直接影响着妊娠的结果。临床上如果甲亢控制不佳,容易出现流产、妊娠高血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等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孕期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导致远期癫痫及神经行为异常等疾病发生。其中一项关于孕妇FT4含量与子代智力及大脑皮层容量关系的研究表明,FT4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子代的智力及脑皮层体积。此外,当母体的甲状腺激素过高时,还会导致其经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使胎儿的垂体TSH被抑制,进而致使胎儿出现甲亢以及新生儿出现一过性中枢性甲减的情况。
妊娠期甲亢到底吃不吃药?
妊娠期一过性甲状腺毒症(GTT)以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妊娠期甲亢的两种常见类型,在妊娠期甲亢的病发风险中,前一种约占10%,后一种约占85%。
一般情况下,GTT患者不推荐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在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止吐、纠正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治疗。GTT的症状会随着怀孕的进行而逐渐消失,通常在孕14-18周的时候血清甲状腺激素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Graves病的患者,应该在怀孕前让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情稳定后再怀孕。如果妊娠期间出现Graves病的患者需要口服抗甲状腺药。临床中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是甲巯咪唑及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都是妊娠毒性D类药物,使用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致畸率相似,但是丙硫氧嘧啶致畸程度相对较轻,因此丙硫氧嘧啶应在胎儿快速发育前3个月使用。
甲巯咪唑比丙硫氧嘧啶的肝毒性低,因此建议在使用3个月后改用甲巯咪唑。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都应该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使母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保持在参考范围内或略高于参考值上限即可。而且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根据检查结果来调整用药的剂量。
如何预防妊娠期甲亢
(1)备孕时一定要先把甲亢治好。
(2)如果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没有治好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口服抗甲状腺药。
(3)适当地增加产检次数,并对甲状腺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
(4)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到甲亢的病情,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才能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
(5)不要劳累过度。
总结
妊娠期甲亢具有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所有的妊娠期甲亢患者都需要吃药,所以在确诊妊娠期甲亢后无须紧张,遵守医嘱进行检查和用药即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