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CPR)实操指南:从按压到AED使用
生活中遇到有人心搏骤停、呼吸暂停时,正确做心肺复苏和用AED是救命关键。大家都应掌握急救技能,化身生命守护者。下面详细讲讲从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到使用AED的具体操作步骤。
识别紧急情况
实施急救前,先环顾四周确认现场环境安全,防止施救时发生二次伤害。随后轻拍对方肩膀,在其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扫视胸口,查看是否有呼吸起伏。要是对方没反应,也看不到正常呼吸起伏(包括濒死叹息样呼吸),立刻让旁边的人拨打120并取来AED。若现场只有自己一人,就先对患者做2分钟心肺复苏,再去打电话和寻找AED。
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维持血液循环,为重要器官输送氧气。
(1)正确的按压位置:施救者一手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叠放其上,双手手指交叉相扣且上翘,确保按压时不触碰患者胸壁。
(2)按压姿势:施救者需双臂绷直,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按压时手臂始终保持伸直状态,确保每次用力都能精准作用于胸骨,维持动作规范。
(3)按压频率和深度:胸外按压时,每分钟需按压100到120次,成人按压深度保持在5至6厘米。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完全回弹,让心脏充分充血。然后快速有力地连续按压30次,操作时减少中断,保证动作连贯。
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30次后要开放气道以通气。常用仰头抬颏法:一手掌根压患者前额向后推,让头部后仰;另一只手食、中指托下颌骨下方往上抬,使口腔、咽喉轴成直线。操作时手部力度要恰当,别过度压迫颈部软组织,避免造成损伤,这样才能保证气道通畅,为后续通气做好准备。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实施两次人工呼吸。施救者一只手压前额,另一只手捏紧患者鼻翼防止漏气;深吸一口气后,口唇紧密包裹患者口唇,缓慢将气体吹入,直至看到胸廓有明显起伏。每次吹气要超过1秒钟,不能吹得太急。两次人工呼吸完成后,接着进行30次胸外按压,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获取AED 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需尽快在周边寻找AED。如今像机场、地铁站、商场、学校等许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这类设备通常会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人们快速辨认。
打开AED 拿到AED后要马上打开设备,随后根据语音提示和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一般来说,设备开机后会有清晰的语音引导流程,只需跟着每一步的提示去做即可,整个过程操作步骤明确,能帮助非专业人员快速上手。
粘贴电极片 按图示把AED电极片贴于患者裸露胸部。一般电极片有图文提示,一片贴右锁骨下,另一片贴左乳头外侧腋中线。要让电极片和皮肤紧密贴合,若患者毛发多,可先简单剔除毛发,保证粘贴处皮肤干爽、无异物。
分析心律 电极片贴好后,AED会自行分析患者心律。此时施救者及周围人需保证不碰触患者,防止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
电击除颤 当AED提示需电击时,施救者先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再按电击键。完成电击后,立刻继续心肺复苏,以30次胸外按压搭配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循环操作。其间AED会定时分析患者心律,施救者需根据其提示判断是否再次进行电击。
注意事项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胸外按压的停顿时间,每次中断最好别超过10秒。1到8岁的孩童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及手法和成人基本相同,按压深度需达到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差不多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而1岁以下的婴儿,要用两根手指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也就是4厘米左右。给儿童和婴儿做人工呼吸时,吹气力度要轻柔些,防止过度通气。要是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不要随意挪动他们,应静待急救人员到场做进一步处理。
掌握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是每个人该具备的急救本领。这技能能在紧急时刻拯救生命,还能为医护救援争取时间。建议每个人都学习实践,成为守护生命的人,让急救知识在社会普及开来,为生命安全添一份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