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居家自测项目的规范运用

2025-07-04 16:55:50 乐业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刘素华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提升,居家自测逐渐成为医学检验领域的重要延伸,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从血糖仪、尿酸检测到传染病筛查(如HIV自测、流感检测),越来越多的检测项目进入家庭场景。然而,非专业场景下的检测存在着操作误差、结果误读等风险。本文主要探讨居家自测项目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规范运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准确地使用自测产品,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降低潜在风险。

  一、居家自测项目的优势

  1.便捷和时效性:无需专业场地或预约医生,可随时通过试纸或便携设备进行自我检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如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指尖血血糖仪即时监测血糖波动,有助于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或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这种便捷性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管理。

  2.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传染病高发期(如流感、新冠疫情期间)居家自测能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3.隐私保护:居家自测一些敏感项目(如早孕、HIV抗体初筛)可避免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暴露个人隐私的尴尬,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二、居家自测项目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居家自测项目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仍需注意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1.准确性受限:自测项目通常依赖于胶体金、化学显色等原理,灵敏度和特异性低于实验室标准检测、同时还可能受到操作不当、设备校准、样本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偏差。

  2.结果解读缺乏专业性:自测结果仅供参考,无法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更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对于疑似重大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更全面的医学检查。

  3.特定人群慎用:如孕妇、严重疾病患者等,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确保安全。

  三、居家自测项目的规范运用

  1.选择合格产品,把好检测质量第一关。目前市面上的自测产品良莠不齐,购买时应检查包装上是否标注注册证号(如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确保是国家批准的自测类产品。在品牌选择上应保证仪器和试纸是同一品牌,例如不同品牌的血糖试纸反应原理可能不同,不同品牌的血糖仪和试纸混用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此外,还要正确保存产品,例如早孕试纸拆封后要按说明上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发现试纸断裂或包装破损时禁止使用。

  2.规范操作,保证检测准确性。居家检测的准确性高度依赖操作者的操作规范性。在准备阶段,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检查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在采样阶段应遵循说明书中的样本采集指南,确保样本质量避免样本污染。如在采血测血糖时若用力挤压会混入组织液影响结果,应轻挤指尖让血滴自然流出;在留取尿液时应取中段尿,以晨尿最佳;在检测阶段除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外,还应注意环境因素,高温、潮湿、阳光直射等都会影响试剂活性。

  3.正确判读检测结果。居家自测通常提供定性(阳性/阴性)或半定量结果(如血糖值),对于定性检测必须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判读结果。时间过早,线条还没显色会误判阴性;时间过长,可能会因显示假阳性蒸发线而误判阳性。

  4.妥善处理废弃物:居家自测项目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可能携带病原体或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可能污染环境或危害他人健康。采血针等锐器类应装入防刺穿容器内、含血液或体液的试纸应用双层袋密封并消毒并标注“医疗废弃物”后专业回收。外包装等未污染物品可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5.记录与分析数据:定期记录自测结果,对比历史数据,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通过合理使用居家自测项目,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健康管理水平,还能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保持理性态度,结合专业医疗建议,是实现健康管理的关键。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居家自测项目将更加精准、智能化,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