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睡一觉就“魔法”生效?揭秘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护法”要点

2025-07-07 09:57:34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 李志新

  在现代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术”的神奇疗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只需在麻醉状态下睡一觉,醒来后精神症状就能得到显著改善。这种看似魔法的治疗方法背后,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

  一、治疗前护理要点

  1.检查与核对工作

  仔细检查及核对病人的各种辅助检查、医生开具的治疗申请单和MECT术前家属签名的知情同意书,这是确保治疗安全和合法的基础。任何一项的疏漏都可能带来风险或纠纷。

  2.禁食水与特殊用药管理

  治疗前6小时内禁食水、停用情绪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物,以防止麻醉过程中的呕吐误吸。但对于抗高血压或降糖药物等特殊用药,可在治疗前小口水送服,这是考虑到患者基础疾病的控制需求。

  3.患者个人卫生与准备

  治疗前一天清洗头发,因为不洁头发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禁烟、酒,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避免便溺情况。摘掉头饰、耳环、珠宝等导电物品,摘掉眼镜和假牙,解开领口及腰带,防止治疗中出现导电危险、物品脱落损伤或影响舒适度等问题。

  4.生命体征监测与术前准备

  治疗前常规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首次治疗前更要仔细监测体温。如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异常,需告知医生并联系电休克室,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治疗。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心率大于100次/分者禁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去除指甲油以保证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数值准确。

  保持治疗室内安静,松开病人领口、腰带,检查有无松动牙齿,准备用物、急救药品并开通静脉通道,这些措施有助于患者放松、保障呼吸顺畅、应对突发情况。

  病房护士要携带治疗记录单按时将患者送到治疗室,与治疗室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对于不合作患者协助完成治疗。

  二、治疗中护理要点

  1.麻醉协助与静脉管理

  患者取卧位时,协助麻醉师做好诱导麻醉,保持静脉通畅并准确注射药物。一旦药液外漏,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渗漏部位用硫酸镁湿敷,避免局部组织损伤。

  2.患者安全与生命体征监测

  上床栏防止患者坠床,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由于使用肌松剂可能导致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要面罩持续正压给氧,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保障患者呼吸功能正常。当患者自主呼吸及吞咽反射恢复后,停止吸氧,静卧5分钟结束治疗,护士要准确判断患者状态,确保平稳过渡。

  三、治疗后护理要点

  1.治疗室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

  治疗后在治疗室观察15-30分钟,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情况,必要时给氧。治疗后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恢复正常后才可离开治疗室,起床时给予扶持防止坠床。

  2.患者转运与交接

  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并送回病房,回病区路上用轮椅推送患者,防止跌倒、摔伤。

  3.饮食管理

  治疗2h后给患者喝水,观察吞咽正常方可进食。先从流食开始,饮食不佳者给予喂食,拒绝者可静脉输液,保证营养、水分摄入,避免噎食。

  四、MECT不良反应护理要点

  1.疼痛管理

  首先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适度进行如散步、伸展运动等活动,这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肌肉紧张。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期间要注意温度,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轻柔地按摩疼痛的肌肉和关节,可以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当疼痛较为严重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同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身体恢复提供支持。

  2.家属心理干预

  在我国,精神病患者家属对MECT治疗存在顾虑,影响家属情绪和对治疗的态度。家属是患者重要支持者,其心理状况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家属沟通,解答担忧问题,如告知治疗可控制患者不良症状、缩短住院周期等,增加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在良好心理支持下配合治疗。

  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涵盖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可或缺。全面、细致的护理是MECT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