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医生教你解读原理、常用药物及操作要点

2025-07-09 09:30:21 吉林市中心医院 林琳

  当孩子突然咳嗽、喘息等症状的时候,医生往往会推荐“雾化吸入疗法”。尽管这种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依然有许多家长不了解这种治疗方法,也会对治疗效果存疑。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雾化吸入治疗”。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疗法是依靠专门的设备,也就是雾化器,把药物变成大约1-5μm大小的气溶胶颗粒,把药物直接送到肺部组织。这样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到病变的部位,与传统的吃药或者打点滴相比,这种方式更加直接,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为什么雾化适合儿童?

  ①起效快  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数分钟内就可以缓解喘息、咳嗽等症状。

  ②用药量少  达到相同治疗效果,药物剂量仅为口服或注射的1/10到1/20。

  ③副作用小  全身吸收较少,有助于降低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④操作简单  儿童只用在平静呼吸或者深呼吸状态下即可,哭闹(可以将哭闹状态视作深呼吸)也可行,无需复杂的技巧。

  三、雾化的常用药物

  对于儿童来说,肺炎雾化治疗时,一般会用到多种药物,具体的用药方案要由专业医师依照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情特点来制定。下面是几种常用于雾化的药物:

  ①抗炎药物  布地奈德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喉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气道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丙酸倍氯米松是另一种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与喘息的症状。

  ②支气管舒张剂  沙丁胺醇属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快速缓解喘息与呼吸困难,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相似,也是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

  异丙托溴铵属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可以舒张支气管,并减少气道分泌物,常与沙丁胺醇联用,应对中重度急性发作。

  ③祛痰药物  盐酸氨溴索,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排痰,但哮喘患儿需谨慎使用,一般会建议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

  乙酰半胱氨酸有着明显降低痰液黏稠度,并促进痰液排出。

  四、雾化的操作要点

  ①雾化前准备  雾化前,使用温水清洁儿童手部与面部,防止药物残留刺激皮肤;认真阅读说明书,组装雾化器;儿童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小婴儿可由家长抱着,保持半卧位,上身直立,以利于药物深入;接着,预热雾化器,以保障药物均匀雾化。

  ②面罩佩戴或口含雾化嘴  对于婴幼儿,或者是不配合的儿童,可以选择大小合适、密闭性佳且紧贴口鼻的面罩;对于配合的年长儿童,选择口含雾化嘴,将雾化嘴置于口中,经口呼吸。

  ③吸入方式  先呼后吸,引导儿童先排出肺部气体,再缓慢深吸入雾化药液到肺部深处;吸气后,屏气1-2秒,缓慢呼出,促进药物肺部沉积;孩子哭闹时,呼吸会加深,这个时候也可以吸入药物,但严重哭闹并抗拒的话,会降低效果,建议先安抚或分散注意力。

  ④雾化时间  雾化时间通常在10-20分钟,具体要依据药物剂量与儿童耐受性灵活调整,如果药液耗尽,或者是雾气明显减少时,就可以及时停止;孩子若出现频繁剧烈咳嗽、喘息加重等情况,应暂停雾化并观察是否缓解,必要时就医。

  ⑤雾化后护理  雾化后应立即用温水擦洗婴幼儿的脸部及口腔部分,对于小婴儿,可用棉签蘸冷开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口腔,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留存量,从而预防念珠菌感染。

  做完雾化后,可以用五个手指并拢成空心状,用有节奏的轻柔方式,从下往上、从外往里,拍打儿童后背,这样可以帮助儿童把痰咳出来。拍背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做,而且不要拍到肾的位置和脊柱的地方。

  做完雾化后,按照产品说明书拆卸雾化装置,用清水或者温水彻底清洗干净。清洗结束之后要自然晾干,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

  五、注意事项

  ①不要自行用药  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种类、使用剂量、疗程,一定要严格依照医嘱来进行,不能自行买药,或者随意更改患儿的用药。

  ②不要忽视不良反应  雾化治疗的时候,要不断观察患儿的临床情况,如果出现手部震颤、心率明显加快之类的现象,大概是出现不良反应,一般在停止用药之后就会自己好转。如果遇到呼吸困难加重,或者突然出现胸痛这些状况时,就要立刻结束治疗,尽快就医。

  在儿童肺炎治疗中,雾化吸入疗法起效快、用药精准,得到广泛应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了解具体的操作要点,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守护儿童呼吸系统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