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管理和注意事项
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管理需要家属和照料者具备专业知识和耐心,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居家管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管理
1.严格遵医嘱服药:居家患者的药物应由家属暂时代为保管,确保按时按量服用。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坚持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全过程治疗,这三个阶段坚持服药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2.观察药物反应:定期门诊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观察并及时反馈药物副作用。特别注意防止患者因消极情绪而出现过量服药行为。
3.逐步培养自主性:在家庭护理中可逐渐引导患者自主管理药物,从家属摆药开始,逐步过渡到患者认识药物种类和剂量,最终在家属督导下自主服药。
二、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督促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日间长时间卧床或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对入睡困难者可做松弛训练或听催眠曲。
2.饮食管理: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瘦肉)和新鲜果蔬。避免单一或高热量饮食、暴饮暴食、饮浓茶或饮酒。
3.个人卫生:督促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家属不应完全包办,要让患者自己完成,培养自理能力。
4.适度活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根据患者实际能力安排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三、安全防范措施
1.专人看护:即使在稳定期也需有专人看护,家属应与患者共同居住,尽量不让其独处。室内家具要简单,禁止放置危险物品。
2.防自伤自杀:对有自杀迹象的患者需要全天有人陪伴,经常检查床铺是否有遗书或私藏药物,注意患者口腔是否积存药物,去厕所也需陪伴。
3.防伤人毁物:当患者病情波动时,可能有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应妥善保管家中危险物品如刀具、器械、易燃、易爆等物品。
4.防外走:不让患者单独外出,因部分患者不承认有病,可能伺机外走。
四、心理支持与沟通
1.消除病耻感:患者常有病耻感,家庭和社区要给予更多关心。家属应正视疾病,理解和接纳患者,避免讽刺或歧视性话语。
2.营造支持环境:保持和睦家庭气氛,用亲切言语交流,给予温暖和关爱。多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社会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社会活动,根据兴趣和能力安排,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五、环境布置要求
1.居住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每天打扫房间,确保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居室布置应安全、安静、简洁、大方。
2.感官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创造有利于情绪稳定的物理环境。
六、病情监测与应急处理
1.定期复查:找固定医生定期门诊治疗,遵医嘱复查,家属日常应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变化。
2.应急准备:学习识别病情波动的早期征兆,如睡眠模式改变、情绪不稳等,及时联系专业医生。
3.危机干预:当患者出现严重冲动行为或自杀倾向时,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拨打公安部门急救电话。
通过以上全面的居家管理措施,可以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风险,逐步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在照料过程中也需注意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