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揭秘高尿酸血症的成因、症状与防治策略

2025-07-14 14:37: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 吴胜春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成因、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最新的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促进早期预防和规范管理,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将强调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指导。

  一、成因

  饮食因素  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动物内脏(如肝、肾)、海鲜(如沙丁鱼、虾蟹)、肉类浓汤等富含嘌呤。当人体摄入过多这些食物后,嘌呤在体内代谢为尿酸,使得尿酸生成增多。

  酒精的过量饮用也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酸,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嘌呤,而且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内源性因素  肾脏功能异常是关键因素。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如果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等情况发生,就会使尿酸排泄不畅,从而引起血尿酸升高。

  某些遗传性疾病也会导致高尿酸血症。例如,Lesch-Nyhan综合征患者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使得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

  其他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胰岛素抵抗,会影响尿酸的转运和排泄,并且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炎性因子,干扰尿酸代谢。

  二、症状

  关节症状  高尿酸血症最常累及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当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疼痛程度往往较为剧烈,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高峰时关节甚至不能触碰,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累及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反复发作的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畸形。

  泌尿系统症状  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可形成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肾绞痛,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的剧烈疼痛,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

  全身症状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除了关节疼痛外,还可能有发热、乏力、寒战等全身症状。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防治策略

  饮食调整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比例。多吃蔬菜(如白菜、黄瓜、胡萝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全谷物等。同时,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总量,优先选择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

  戒酒或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白酒。

  生活方式改变  增加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选择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最好是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

  药物治疗  对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可以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

  对于尿酸排泄障碍的患者,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是常用的选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尿酸水平。

  在急性发作期,需要使用抗炎止痛药物来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依托考昔)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成因复杂,症状多样且涉及多个系统。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定期体检等综合防治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高尿酸血症对关节、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等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公众应提高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积极采取行动来维护自身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