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早期宫颈癌通过彩超能被发现吗?

2025-07-17 10:14:06 桂平市蒙圩镇卫生院 杨志新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且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较高。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对于有效治疗和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因其无创、经济、便捷的优点,在妇科检查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常被大众所质疑。那么,早期宫颈癌是否能够通过彩超被发现呢?

  一、宫颈癌的早期表现与传统诊断手段

  早期的宫颈癌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些患者仅仅表现为少量阴道异常出血或者白带的改变等非特异性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也容易被忽视。临床对于宫颈癌多采取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的方法进行筛查,这两种检测可对宫颈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的发生提供重要的参照,所以被国内外广泛接受,并且对临床上的宫颈癌的确诊采用阴道镜检查与活检,这也是宫颈癌的确诊标准,两者都可提供良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但都有一定的侵入性和半侵入性,因此采用影像学检查手段(无创的彩超)对宫颈癌进行辅助诊断和筛查受到人们的关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动态的观察盆腔内器官的形态结构与血流特征可对宫颈以及毗邻的解剖异常提供图像资料,是一种妇科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

  二、彩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优势及具体应用

  彩超是无创、无辐射的一种影像学方法,能够实时评估宫颈大小形态,观察宫颈部位的血流。彩超能够显示宫颈组织的大小、外形及边界,能够对宫颈区域肿物、结构不规则及组织增厚等进行一定检出,而彩色多普勒技术还能够对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进行判定,而恶性肿瘤存在丰富的新生血管,常显示病灶区血流信号增加,彩超能够协助医师对恶性病灶部位的定位及病灶性质进行评价。此外,彩超检查简便迅速且其费用低廉,具有较大的可普及性、可重复性,可用作初筛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彩超应用于宫颈肿瘤的初步评估、肿瘤部位范围的判断、淋巴转移情况的监测,在中晚期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中具有很大的价值。彩超还可对病灶部位进行活检操作、治疗后疗效进行随访,进而对临床管理实现精准化。

  三、彩超在早期宫颈癌发现中的限制与挑战

  虽然彩超具有对宫颈癌的众多优势,但是对于早期宫颈癌的判断有比较大的局限。早期宫颈癌主要局限于宫颈上皮浅层,其病灶小,病变的形态比较隐匿,所以彩超不能通过病灶形态做出正确判断。彩超的空间分辨率比MRI和CT更低,对细微的组织结构变化无法进行判断,早期的癌组织改变的形态以及血流状况会被忽视。宫颈的解剖位置较深以及容易受到患者膀胱充盈、个体的身高和体重以及操作医生的水平的影响,容易造成彩超的图像质量不稳定,从而造成误诊或者漏诊等现象。由于彩超属于影像学检查,是无法替代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方式,其无法直接判断病灶的恶性程度及分期。因此,彩超对宫颈癌在早期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明显不足,不能单独用以进行早期宫颈癌的检测。

  四、综合诊断策略及未来技术发展展望

  目前,早期宫颈癌诊断和筛查依然是依靠细胞学-HPV检测和阴道镜-病理活检确诊,而以彩超为主要手段的影像学检查多是作为病情评价和分期的辅检手段存在。彩超因方便、价廉,仍然是妇科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在宫颈病变的筛查预警和复查监视方面还有其优势。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也被陆续应用于宫颈病诊断研究方面,这些新技术能够凭借对组织硬度或微循环血流特性的评估提高早癌检出率,同时人工智能与超声图像的整合正将诊断的智能化、精准化推向趋势。相信将来一定会提高彩超在早期宫颈癌筛查方面的临床价值。

  由于早期宫颈癌发病潜藏、病灶微小且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使用彩超并不能单独准确检测出早期宫颈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形态与血流检测方面可以为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但是受限于其自身空间分辨率和敏感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早期微小宫颈癌病变不易被彩超识别发现,因此,对于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仍采用传统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用于对宫颈癌的评估和病情监控。随着超声诊断水平不断提升和人工智能结合,其在早期宫颈癌诊断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潜力将在以后进一步得到提升,可以为广大女性的健康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