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预防与治疗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问题,且在我国的成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些看似微小的“石头”,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可能引发人体的剧烈疼痛,甚至会出现血尿及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为了能够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肾结石的形成机制,并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对于保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一、肾结石的形成原因
肾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过高,超过其溶解度,就会形成结晶并逐渐聚集,最终发展为结石。饮食中高草酸、高嘌呤的摄入,会增加尿液中草酸钙、尿酸的含量,为结石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水分摄入不足导致尿液浓缩,也会加速结晶沉淀。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等疾病,会影响体内代谢平衡或尿液排出,进一步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二、肾结石的预防途径
保证饮水充足 想要有效预防肾结石,水分的足量摄入是根本,这也是预防肾结石的最有效办法。因此,我们应该保证每天摄入2000-3000毫升的水分,使尿液保持淡黄色或无色状态。充足的尿液能稀释晶体物质浓度,减少结晶沉积的机会,同时帮助微小结晶随尿液排出。
确保饮食清淡 调整饮食结构对于预防结石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减少食用动物内脏,也要控制好对海鲜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这样可降低产生尿酸结石的风险。同时,我们也应该控制好对菠菜、苋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食用量,这样也能帮助我们减少草酸钙结石在体内的形成概率。同时要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糖分,这样才能切实维持尿液成分的稳定。
保持适当运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参与到适度的运动中,简单的运动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的流动,有效减少晶体在肾脏内的停留时间。比如,快走、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久坐人群,应该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这样能有效降低结石的形成概率。但运动时也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
三、肾结石的治疗办法
保守治疗 对于直径很小且表面光滑的结石,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具体操作是让患者增加饮水量来促进结石的排出,同时,患者也要根据结石的成分来调整饮食。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开具解痉药物来缓解输尿管痉挛的问题,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排石药物辅助结石的移动。在此治疗阶段,患者要接受定期的复查,进而了解到结石的位置变化情况。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或存在肾功能的异常,则医生也可为其及时调整方案。
微创手术 当结石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微创手术是常用的选择。在实施微创治疗时,会运用到经皮肾镜碎石术,设备会通过腰部微小的切口直达肾脏,并结合利用激光击碎并取出结石。这类手术的创伤小,且恢复快,是多数患者的选择。且在术后几天后患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体外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将原本体积较大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颗粒,随后能够随着患者的尿液排出。此种方法无需开刀,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肾结石。在接受体外治疗后,患者需要多饮水并适当运动,这样可以促进碎石的排出。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可能出现轻微的疼痛,但多数人能够耐受治疗过程中的痛感,因此,也是一种接受度较高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术后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碎石排出情况。
由此可见,想要切实远离肾结石,关键在于“防大于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通过科学饮水、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的方式来预防肾结石,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身体出现结石的风险。如果通过检查或者是身体的不适感察觉到结石的存在,则要根据医生的嘱托配合治疗,这样可避免病情的加重。同时,也要进行定期的泌尿系统检查,尤其对有结石病史的人来说,相关检查更是能够帮助了解身体的健康程度,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早干预治疗,切实守护好肾脏的功能和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